圖片來源于網絡
銀行作為牽涉群眾切身利益的敏感區,一旦發生網絡輿情,尤其是負面輿情,必將引起民眾、媒體、政府乃至國家的高度聚焦。加之近幾年來,有關銀行的負面輿情事件逐漸增多,使其品牌和聲譽受到了極大影響,甚至對銀行業的整體形象也造成了危害。在當下如此復雜的網絡輿情環境中,如何做好銀行網絡輿情應對的工作,是其所面臨的新課題。
一、銀行網絡輿情產生的原因
1、服務理念有待改進
銀行決策時往往首先考慮的是盈利能力,將主要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研究提高存款、貸款、中間業務等方面,往往忽視了服務理念的改進。從一個現代企業管理角度出發,更重要的是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以客戶為中心,優化流程、提升企業價值,從而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只有真正重視消費者的需求,主動想客戶所想,才能增加客戶滿意度,贏得市場。
2、聲譽風險管理不夠
傳統的銀行經營多重視信用風險的防范,但聲譽也已成為現代金融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聲譽的價值隨著市場化的推進而顯得越發明顯。從目前情況來看,大部分銀行從業人員對聲譽風險的認識還比較淺顯,對聲譽風險管理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認識。銀行發展必須要與品牌建設相結合,把聲譽風險管理融入企業文化,形成內外協調、上下同步的聲譽風險管理機制,才能真正把聲譽風險管理根植到企業的長遠發展之中,逐步提升企業的整體形象。
3、客戶關系維持不穩
銀行在不斷求新求大的同時,若是忽略對已有客戶關系的維持,則會導致原有客戶抱怨不斷,忠誠度降低。銀行機構必須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服務意識,在不斷擴大市場份額的同時,設身處地為既有客戶著想,加強與客戶的交流與溝通,增進理解與信任,及時滿足客戶的服務需求,迅速處理客戶投訴,維護銀行良好的市場形象。讓客戶真正的樂意、滿意、愿意在銀行繼續辦理業務。
4、對網絡輿情的關注度比較低
在傳統的社會關系和媒體背景下,銀行往往不會對輿情有多大的關注,更不會注重對輿情的管理。而現在,有關銀行的網絡輿情,特別是負面輿情正日益增多,銀行若是以忽略或者粗硬的方式處理,必然會引起民眾的極大反感和譴責,從而導致輿情危機的爆發。
二、當前銀行網絡輿情應對的不足
1、應對被動
目前,銀行業對聲譽風險尚缺乏系統理性認識和高效處置預案,輿情應對處于被動地位,重于事后處理而輕于事前預防,究其原因主要有:從決策層面看,雖然銀行風險管理理念日益深入,但仍局限于信用、操作、市場、流動性風險等傳統領域,對聲譽風險的認識嚴重不足,缺乏戰略層面的處置和管理。從職能層面看,未設置專門的輿情管理崗位和聲譽風險管理部門,人員多為兼職,且聲譽風險管理職能過度拆解至多部門,缺乏協調統一、步調一致的應對機制。從執行層面看,缺少一支訓練有素的聲譽管理和公關專才,一線員工缺乏聲譽危機意識,聲譽風險管理文化氛圍薄弱。由此導致面對洶涌而來的輿情事件時,往往是手忙腳亂、疲于應付,導致錯過輿情處置的最佳時機,結果就是為此付出高額的處置成本和彌補費用。
2、應對滯后
一些銀行機構往往在負面輿情出現后才引起重視,突出表現為事前“渾然不知”、事中“高度重視”、事后“拋之腦后”,不注重日常輿情工作的機制建設、資源投入和能力培養。從輿情處置鏈條角度看:預防階段,銀行沒有一套完善的網絡輿情監測預警體系,無法及時識別、分析和預警,現有的風險預案多流于形式、靈活性不夠、操作性不強。處置階段,對內缺乏成熟可行的應對機制,出現聲譽風險事件時,往往集中全行精干力量臨時應對;對外缺乏順暢的接待、溝通、處理機制,未能和政府、監管部門、新聞媒體形成共同應對的協同效應。后續階段,不注重對發生負面輿情根源性問題的剖析總結和整改防范,不能迅速研究并采取措施推動深層次問題的解決,存在“有事重視、無事淡漠”的僥幸心理。由此導致同類的輿情事件屢屢發生,風險暴露時,只能息事寧人、草率應對,而未能形成一種標本兼治、高效集約的處置模式。
三、銀行如何做好網絡輿情應對的工作
1、建立網絡輿情組織機制
銀行需要選拔并培養一批綜合素質高、協調能力強,熟悉網絡環境的網絡輿情管理員組成網絡輿情應對工作小組,負責網絡輿情的處置、管理工作。同時,要建立起公司內部與相關政府部門、主流媒體的聯動機制,形成人人都是輿情管理員的工作氛圈。
2、建立網絡輿情監測預警機制
要根據輿情傳播的渠道,通過網絡輿情監測預警系統工具,加強對網站、論壇、社交媒體等媒體的日常監側,根據監測情況,及時向上級報告輿情并快速制定應對方案。重點收集可能影響銀行聲譽的網絡輿情,分析其中可能出現的輿情事件苗頭,做好預警。
3、建立網絡輿情處置機制
銀行應建立健全輿情應急預案,并開展重大聲譽事件的應急演練,提高銀行人員對負面輿情信息的處置能力。輿情發生后,要在第一時間內有效執行輿情事件處置方案,及時采取措施化解負面輿情或將影響降至最低。
【免費試用輿情管理系統,可撥打400-829-9196或點擊右側在線咨詢】
【文章聲明】識微科技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本網站文章發布目的在于分享輿情知識。部分內容僅是發稿人為完善客觀信息整理參考,不代表發稿人的觀點。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網站文章、圖片等存在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并發郵件至zhangming@civiw.com,電話:4008299196,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