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害空姐新聞截圖)
一場駭人聽聞的悲劇,引發輿論喧囂塵上。21歲的空姐搭乘滴滴順風車遇害,犯罪嫌疑人棄車跳河。隨著警方破案的步步推進,相關輿情也不斷攀升。鍵盤下敲打出的,有眼淚、有同情、有謾罵、有譴責,也有無意義的調侃與“蘸著人血”的謊言和文字消費。
狂歡過后,輿論退場只是早晚問題,但事件暴露出來的安全隱憂卻容不得被一筆帶過。業已發生的悲劇無法扭轉,但我們希望,輿論崢嶸過后,能帶來解決實質性問題的行動和措施,以避免相同的事件再次發生。
作為涉事企業,滴滴應該如何走出輿論旋渦?除了“完美”的公關回應外,在實質問題上作出有意義的改進或許才是化解輿論“怨氣”的根本之道。
數據來源:識微商情
從5月9日20時至5月14日12時,全網有關“空姐滴滴打車遇害案”的輿情總量共920283條。其中,相關輿情主要集中在社交媒體平臺,社交媒體平臺輿情量占總量的83.96%。其次為APP、新聞和微信平臺。
5月9日20:49分,河南廣播電臺都市頻道播發有關“空姐滴滴打車遇害案”的新聞,引發輿論關注。隨后,這則新聞在媒體、微信、社交媒體等多個平臺上傳播。鄭州市公安局新浪官方社交媒體賬號@平安鄭州多次對此案件進展進行了通報,成為整個輿情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作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之一,涉事企業滴滴出行對事件的回應亦成為輿情發展的助燃劑。5月10日,伴隨滴滴公司的道歉聲明與懸賞通告,網約車行業監管、平臺自律等問題成為公眾探討的熱點,相關輿情不斷擴散。同時,滴滴公司向外界公布嫌疑人的信息,引發網民對其進行人肉搜索,成為本事件輿情最高峰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從5月10日開始,事件主要輿論場逐漸由大眾傳媒平臺擴散并轉移到社交媒體平臺。整個過程中,主流媒體輿論場與公眾輿論場交互影響,推動輿情不斷向前發展。
5月9日20:49分,河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最先播出有關“空姐滴滴打車遇害案”的相關新聞,隨后,這一消息在全網各個平臺上逐步蔓延。“澎湃新聞網”在其社交媒體及微信平臺同步進行了轉載報道。在都市頻道播報后的12小時內,輿情信息在新聞、APP以及微信平臺的變動最為明顯,主要為媒體對這條新聞的轉載和報道。
在主流媒體報道后不久,事件相關網民言論開始增多。除了對受害空姐表示惋惜和同情外,有關網約車安全以及鄭州地方治安問題逐漸成為網民討論的熱點。5月10日,“財經網”、“北青網”等多家媒體發布有關滴滴進行回應和道歉的消息,輿論焦點轉向滴滴責任以及其回應行為,公眾輿論場不斷發酵。5月10日9時開始,社交媒體平臺輿情信息開始猛增。
5月10日下午開始至5月11日晚,事件相關輿情呈井噴式增長。細究上圖,忽略輿情隨作息的規律變化可以發現,在這一時段內,新聞、社交媒體、微信、APP這幾大平臺內的輿情信息均為上升趨勢。此階段內,事件出現重大進展:5月10日,鄭州市公安局官方社交媒體@平安鄭州發布警情通報稱嫌疑人作案后棄車跳河,第二天下午14時左右,鄭州市紅十字水上義務救援隊開始搜索打撈犯罪嫌疑人劉某華。除此之外,滴滴再次發布聲明,懸賞百萬征集嫌疑人線索,并公布嫌疑人相關信息。
5月10日晚,滴滴發布懸賞聲明(后被刪除)并公布了嫌疑司機的相關信息,引發輿論震蕩。此時段內,社交媒體、APP及新聞平臺的信息量浮動明顯。主流媒體輿論場聚焦滴滴公司所應承擔的責任和管理上的漏洞,以及懸賞行為合法性的討論。5月11日,“澎湃新聞網”報道稱,“澎湃新聞記者通過實測發現,滴滴順風車平臺的車主注冊環節存在安全隱患,女性司機上傳了男性司機的證件之后,平臺依然能顯示‘實名認證成功’。”隨后,“環球網”、“網易網”、“鳳凰網”等多家媒體進行了轉載。“環球時報”發文《緊急提醒!滴滴的百萬懸賞,別再發了!》,指出滴滴懸賞行為沒有絲毫的合法依據,此條新聞被“新浪新聞”、“上海觀察”、“中國經濟網”等多家媒體進行轉載。
此時段的民間輿論場同樣活躍。與主流媒體不同的是,網民除了討論滴滴的責任和懸賞公告外,嫌疑人跳河后的去向也成為本時段網民關注的重點議題。許多網民還根據滴滴公布的信息對嫌疑司機進行人肉搜索,@鋼筆様子、@SC_木頭魚、@速報哥等社交媒體黃V用戶貼出了搜索到的嫌疑人的相關信息。有網民甚至貼出給嫌疑人支付寶賬號打款的截圖,以此證明嫌疑人并未溺亡。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時段內,網上還出現了有關“嫌疑人被抓”的視頻。5月11日下午,“社交媒體”用戶@平安鄭州澄清,網上流傳的“殺害網約車乘客嫌疑人劉某華已被抓獲”、“嫌疑人仍在使用支付寶”等相關視頻圖片均為不實信息。
從整體上看,本時段內,事件整體輿情隨著案件的告破而逐漸平緩。盡管輿情量低于前一階段,但在5月12日這一時段內,事件輿情仍然保持高值。除了上一階段輿論熱點的話題延續外,5月12日,@平安鄭州宣布案件告破,警方刑拘擅自傳播命案現場照片的五人,引發了新的熱議話題。“中國新聞網”發布《警方通報“空姐遇害案”:DNA檢測結果確認嫌疑人身份》,“人民網”發布《鄭州警方:四人擅自傳播“空姐被害案”現場照片被刑拘》,“央視網”、“新華社”、“澎湃新聞網”等其他主流媒體也對案情進展進行跟蹤報道。另外,5月12日輿情量的另一大增長點來自于對自媒體“二更食堂”的譴責。5月11日晚,“二更食堂”發布有關空姐遇害案的低俗文章,引發媒體與網民的譴責,相關輿情在12日進入爆發期。“澎湃新聞網”發布《空姐的“兩次死亡”:新媒體時代的遇害案》,對“二更食堂”的不當推文展開批評。“新華網”、“人民日報”、“新京報”等主流媒體也對此進行批評報道。網民大量轉發和評論了主流媒體關于“二更食堂”的評論文章。
5月13日至14日,案件相關輿情下降明顯,輿論主要圍繞“責任”與“反思”兩個話題展開。主流媒體針對此次案件發布了一系列評論文章,反思案件暴露的問題。“人民日報”發表《約車不是“約會” 乘客個人信息豈能泄露?》,譴責滴滴平臺存在管理漏洞。“澎湃新聞網”發表《反思數據經濟:社交目的導向,使網約車的數據系統放棄了安全》一文,直指數據經濟中的安全問題。網民則聚焦滴滴平臺的社會責任、自我保護、案件發生的社會原因等話題。“社交媒體”用戶@王語漩、@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兒等黃V指責滴滴沒能及時處理投訴,@中華小鳴仔安利防身軟件,@作家陳嵐發布文章《空姐遇害案的幕后,變態惡魔是怎么養成的》探究案件發生的社會原因。
“澎湃新聞網”、“新京報”等知名新聞媒體在APP、微信、社交媒體等平臺發表連續性新聞報道,第一時間向公眾傳遞有關案件偵破的最新消息和事實真相。如“澎湃新聞網”發布《空姐深夜打車進市區,不幸被害,兇手仍在潛逃》、《活要見人,死要見尸!“空姐遇害案”嫌犯棄車跳河,村里人都怕他》、《空姐乘滴滴遇害案嫌疑人跳河逃跑,救援隊人員:溺亡幾率大》、《警方發現尸體,疑似“空姐遇害案”嫌犯》、《凌晨,警方撈出尸體,初步確認是“空姐遇害案”嫌犯》、《空姐遇害案告破:DNA鑒定確認,撈起的尸體就是他》等多篇新聞,對案件進行跟蹤性報道。
5月10日,涉事企業滴滴出行就此事做出公開回應,懸賞100萬尋找嫌犯順風車司機劉某華并向受害者家人致歉表示“愿意承擔責任”。同時,滴滴有關人士回應“澎湃新聞網”稱,滴滴順風車平臺在審核車主注冊信息時,會嚴格要求三證驗真,即身份證、行駛證、駕駛證均真實有效,且駕齡需在一年以上。此外,滴滴與公安部門展開了緊密合作,對車主進行背景篩查,排除犯罪記錄人員、在逃人員、吸毒我員、重性精神病等人員進入平臺。只有通過審核,才能在平臺進行接單。但在11日,“澎湃新聞網”在其微信公眾號連續發表《我們挑戰了滴滴順風車的“最嚴認證”,呵呵》《還沒上車,滴滴順風車司機已經知道你是“穿絲襪的美少女”了》等文章,指出滴滴在順風車司機審核流程中存在漏洞,并且就滴滴是否該為此事件承擔責任發表評論文章《空姐搭順風車遇害,滴滴平臺該擔責么?該擔何責?》。“新京報”發文《滴滴順風車調查:“緊急求助”功能被“折疊”,還沒上車司機就知道你的長相》,對滴滴出行軟件中的“報警功能被折疊”以及司機上車前可查看乘客信息并對其外貌進行評價等功能提出質疑。同時,在該篇報道中,“新京報”向滴滴的順風車管理提出四點疑問:平臺如何審核司機?如何保障乘客安全?個人信息是否安全?是否符合現行管理規定?此外,“新浪新聞”、“東方網”等媒體也相繼發文就滴滴回應及其責任問題展開討論。
滴滴出行作為中國最大的網約車平臺和第一個獲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的平臺,被看作是“共享經濟”的代表。此次事件在給滴滴帶來負面影響的同時,也將如何規范網約車及其未來發展問題擺在大眾面前。“新浪新聞”轉發交通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檢驗網約車發展的標準是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一文,“一些網約車平臺公司在發展壯大之后,不是將必要的社會責任扛在肩上,而是挖空心思地侵害司機和乘客利益。這些企業僅僅將網約車作為增加‘流量’和‘估值’的工具,沒有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放在心上。”
該事件不但引起傳統媒體的關注,各大自媒體平臺也紛紛發表文章,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但在5月11日晚,自媒體大號“二更食堂”在發表的一篇題為《托你們的福,那個殺害空姐的司機,正躺在家里數錢》的文章中,運用色情想象和侮辱性言論對事件進行渲染,引發輿論關注。“澎湃新聞網”評論《空姐的“兩次死亡”:新媒體時代的遇害案》、“新京報”評論《大號消費“空姐遇害”被批:別為了流量節操都不要了》、@人民日報官微微評論《還有多少“二更食堂”式的惡俗?》等文章得到網民大量轉載。12日,浙江、杭州網信辦聯合約談“二更食堂”公號負責人。13日深夜,“二更”創始人丁豐發文回應并表示永久關停“二更”賬號,免去CEO李明的一切職務。
此外,在案件偵查過程中,有“兇手劉某華已被抓獲”以及“兇手支付寶賬號仍在使用”等謠言信息在網絡平臺傳播。11日,鄭州市公安局新浪官方社交媒體@平安鄭州發布公告對不實信息進行辟謠,各大媒體對此消息進行了轉發。如“網易新聞”文章《河南網警:空姐打車遇害案劉振華已被抓系謠言》、“中國日報”文章《空姐乘網約車遇害案嫌犯被抓?河南網警辟謠:未到案》。
同時,該事件也引起了部分媒體對女性出行及如何防范等其他問題的關注,如“中國青年網”發布文章《空姐乘順風車遇害 公安大學王大偉:單身女性乘車四條鐵律》,“法治網”發表文章《空姐深夜坐順風車遇害 這些安全建議請你記牢》等。
空姐遇害事件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方面案件手法殘忍,受害人身份特殊,影響惡劣;另一方面,網約車雖走過八年時光,但一路走來問題不斷涌現,就拿滴滴來說,近幾年司機與乘客矛盾頻發卻未得到有效解決,此次事件將矛盾推到最高點,引發了網民爆發式的討論。該事件大部分的輿論集中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本部分通過對社交媒體信息進行關鍵詞提取、主題聚類分析,可知傾向性如下:
一部分網民對嫌疑人殘忍的犯罪手法感到不寒而栗,“社交媒體”用戶“@獨思冥思”表示:作案的手法太過殘忍,完全就是不計后果沒有人性的作惡;也有網民對受害者及其家人表示同情,“社交媒體”用戶“@執念淘淘”稱:看到女孩爸爸哭好難受,就一個孩子培養這么大;還有網民直接大罵嫌疑人泄憤,“社交媒體”用戶“@資金援救者”表示:這樣造孽,殘害了兩個家庭,沒擔當,這樣的人,是社會的炸彈!“社交媒體”用戶“@框次框次框”稱:這種強奸犯坐牢會被獄警和牢友打死吧。
一部分網民對網約車的監管漏洞感到擔心與焦慮,“社交媒體”用戶“@飛天cuo”認為,現在各個網約車公司拼速度拼價格的時代,最重要的拼安全仿佛被擱淺了,“社交媒體”用戶“@桃源獨釣寒”則認為網約車明顯缺乏傳統出租的約束,為擴展業務資源,盲目雜交服務屬性和社交屬性;另一部分網民則講述了自己經歷過的網約車惡性事件,“社交媒體”用戶“@_YANG-YING_”:讓我想到也是有次跟朋友出去,回家晚了,自己一個人打車,沒打上出租車,坐了黑車,黑車司機一個勁的問在哪上學,多大了,各種詢問,現在想想真的是很可怕了。
滴滴雖發布了懸賞公告并進行了道歉,但仍難調網民之眾口。一部分網民對滴滴的回應表示接受,“社交媒體”用戶“@吐槽大會我先說”:滴滴第一時間出來道歉,并積極配合開展事后工作,人道上人家已經做了該做的;一部分網民則持理性和中立的態度,“社交媒體”用戶“@易辨可兒”:道歉之后的整改措施才是最關鍵的,比起無關痛癢的道歉表態,我們更愿意看到企業大刀闊斧地進行整改;但也有網民并不買賬,認為這樣的道歉無濟于事,“社交媒體”用戶“@ifluckymiao”:滴滴怎么賠父母一個活生生的女兒?“社交媒體”用戶“@AI軟妹”:如果在每次出事之后,都只是一句深感抱歉,想必用戶是不需要的。
在劉某華尚未找到的階段,一部分網民人肉到他的支付寶并進行轉賬,同時留言泄憤,“社交媒體”用戶“@鋼鐵直男”在留言處寫著“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早日投案,早日死刑!”。有部分網民推測劉某華并沒死,“社交媒體”用戶“@鋼筆樣子”:劉振華跳河后應該沒死,還在逃亡,過程中還在使用手機,“社交媒體”用戶“@大冬小瓜嘻嘻哈哈”:個人覺得淹死可能性不大,這人會武術,而且喜歡運動,所以個人覺得跳河只是為了更好地逃跑。
微信公眾號“二更食堂”發布低俗文章消費遇害空姐的行為引來了網民的強烈譴責,許多網民批評自媒體缺乏底線和操守。“社交媒體”用戶“@學點干貨”表示:自媒體不是法外之地,人血饅頭更不能吃。還有部分網民表示將取關“二更食堂”并呼吁將其封號,“社交媒體”用戶“@Ayurn葉”稱:取關二更所有信息,應該受到社會的譴責,“社交媒體”用戶“@eachever_eve”:永久封號絕對活該!社會需要不同的觀點和想法,但不需要嘩眾取寵的“特立獨行”。
此外,有關女性如何保護自身安全也成為網民討論的熱點。有部分網民轉發“女生獨自出門注意事項”,同時推薦女生使用自我保護神器,“社交媒體”用戶“@中華小鳴仔”:一定要把怕怕安利給女孩子,在發生危險的時候能在第一時間報警獲得外界聯系是關鍵。另外,結案后還有部分網民腦洞大開,對案件進行大膽假設和質疑,如,“社交媒體”用戶“@—劉大健賤濺健”:如果歹徒先打了一輛順風車,然后將車主殺害搶車,并隱藏尸體,然后再若無其事地接順風車,殺害空姐后棄車消失,全民都在抓嫌疑人車主劉,而劉的尸體被隱藏,真正的嫌疑人卻逍遙法外。
在此次事件中,社交媒體大V作為輿論意見領袖,其言論對輿論關注熱點和輿情變化產生了重要影響。基于關鍵詞聚類和抽樣分析,我們從社交媒體平臺中抽取了參與事件傳播的100個重要大V賬號作為考察對象,對其進行了相關的統計分析。
通過分析可知,社交媒體大V對本次事件關注明顯,活躍度集中在90以上;主流媒體等藍V用戶影響力最大,其他大V的言論也對網民話題討論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活躍度上,數值在90以上的有@人民日報、@大河報、@總理談車等,在70-90區間的有@作家陳嵐、@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兒、@李雪愛自由等;在影響力分布上,影響力值在80到100區間的多為主流媒體等藍V用戶,如@人民日報、@頭條新聞、@央視新聞,影響力值在70至80之間的有@清南師兄、@王志安、@我的前任是極品。以下是相關代表言論列舉:
@作家陳嵐在社交媒體發表了長文《空姐遇害案的幕后 變態惡魔是怎么養成的》,被網民轉發17000多次,她認為劉某華的家庭背景是塑造他的主要原因,同時對網民消費逝者的言論進行了控訴和批判。
娛樂博主@安可的吐槽整理了滴滴打車遭遇的真實經歷投稿,將內容分為7類:性騷擾(最多);酒駕;闖紅燈;尾隨;取消和差評被威脅騷擾;加錢;投訴無門,并@滴滴出行,質疑“到底是誰在縱容?”
相關專家也發表了各自言論。
知名法律博主@律師鄧學平認為:“從法律上講,滴滴平臺對順風車的管理比較寬松,只是作為信息發布平臺和中介的角色,如果是在專車或是出租車上出現事故,滴滴平臺跟乘客屬于勞動承運關系,司機是代表滴滴公司履行承運合同的行為,如果造成人身損害結果,滴滴公司、出租車公司需要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家屬可以要求全額賠償,滴滴公司可以向司機追償。”
北京市中盾律師事務所律師@楊文戰律師認為:“網約車是時代進步的產物,也確實給大家帶來了便捷,不能因為有些問題就妖魔化網約車,網約車平臺最重要的是要做好這幾件事:完善網約車司機準入條件的制訂;加強資格審核力度,避免虛假材料和身份審核通過:制訂合理的運營制度,保障乘客利益,有問題能及時有效處理,承擔道義責任是不辜負用戶的信任。”
預防犯罪專家、預防中小學生被害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大偉提出了關于打車時的“四個不打”原則:夜深人靜不打,偏僻的地方不去、不打,單身的女孩夜深人靜、偏僻的地方不打,不熟悉的地方不去、不打。
從情感分布來看,全網關于“空姐滴滴打車遇害”一事的社會情緒以負面為主,占61.6%,除了譴責犯罪嫌疑人劉某華的殘暴行徑外,其余負面情緒主要來自于對滴滴出行審核和監管漏洞的責難,還有對自媒體“二更食堂”用低俗文章消費空姐以賺取眼球行為的批判。中立言論占24.6%,主要為傳播案件相關信息,關注案件進展。正面言論占13.8%,認為不能對整個網約車行業失望,對受害人家屬的理智態度表示贊賞。
在該事件中,媒體對案件調查進展進行了大量的連續性報道,同時,有部分媒體和網民針對滴滴平臺的責任問題展開討論。相關熱詞“空姐遇害”和涉事企業滴滴出行成為媒體和網民的關注重點,關鍵詞熱度排名位居前兩名。“順風車”、“網約車”熱度排名分別為第三和第四,話題主要圍繞順風車和網約車的安全性展開。5月12日,滴滴發表聲明對順風車業務進行全面整改,同時出臺一系列新規,引起媒體關注和網民討論。此外,該事件也引起公眾對女性出行安全問題的關注,“女性安全”、“女乘客”等詞也成為該事件主要熱詞。
群體的差異性影響公眾對熱點事件的關注程度。普通網民最為關注該事件,網約車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類似事件極有可能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關乎普通人的切身利益;名人與達人基于自身的影響力發布評論和觀點,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網民對相關話題的討論,很好地發揮了意見領袖的作用。
社交媒體上的相關討論,10.7%的網民用原帖表達觀點,多為媒體官微和知名博主,他們同步跟進事件進展和滴滴回應等事實;31.0%的網民對其進行評論,表達同情受害者、憎惡嫌疑人的主觀感受,也對滴滴的監管深表擔憂;剩余大部分網民主要是轉發相關消息,擴大話題影響力和傳播效果。
從上圖可以看出,廣東地區的網民對“空姐遇害”一事的關注度最高,其次是北京和河南地區。本月5號,廣東肇慶一乘客因司機遲到給差評,被滴滴司機持刀威脅,就曾引起當地網民的熱議,此次“空姐遇害”事件同樣涉及滴滴平臺,故廣東網民對此次事件關注度最高。另外,北京曾多次發生滴滴司機犯罪事件,并且北京城市發達,網民數量較多,故北京網民對此類事件保持較高關注度。再者,“空姐遇害”一事發生在河南,最先由河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報道,故河南網民對此事關注度也較高。
女性安全一直是社會所關注的重點,隨著網約車行業的興起,女性搭乘網約車的安全問題也日益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客觀來講,此次空姐滴滴打車遇害確屬一個偶發事件,并不能一概而論,但它背后折射出來的網約車行業監管與平臺管理問題,確是由來已久。
作為涉事平臺,滴滴公司此次可謂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中飽受異議,到此時,輿論對于滴滴出行是否應當擔責、承擔何種責任的討論仍未停止。從表面上看,滴滴公司在此次負面事件中的回應算是比較“完美的”。不僅多次對輿論進行回應道歉,還曾發布懸賞公告并將掌握的嫌疑人信息公之于眾。不盡如人意的是,懸賞公告違反了法律規定,因而后被撤銷。案件告破后,滴滴公司的回應也沒有停止,既表示對受害人家屬進行賠償,同時又開展自查整改。但是,公眾對滴滴的這些作為卻并沒有多少好感。
積極的公關與在實質問題上的不作為形成鮮明的對比。
對滴滴平臺監管的爭議并非新聞,被媒體曝出的涉及滴滴司機的負面事件遠不止一件兩件。就在此前的半個月內,廣東和北京兩地就曾發生滴滴司機的負面新聞。但是,對此前負面事件也做出過積極回應的滴滴公司,卻仍然無視自身存在的漏洞和問題,正是由于滴滴對其自身問題上的消極處理態度,讓此次悲劇有了發生的可能性。事實上,除了本身就有犯罪前科外,犯罪嫌疑人案發前曾有一起言語性騷擾投訴記錄,卻被滴滴客服忽視了。
不過,輿論的不滿似乎讓滴滴公司意識到了問題的癥結。5月16日,滴滴發布了滴滴順風車具體的整改措施,整改內容包括:1、將順風車用戶標簽和車主評價功能全部下線;2、車主每次接單前需進行人臉識別,最大限度杜絕私換賬號的可能性;3、順風車暫停接受22點-6點期間出發的訂單。另外,此次滴滴也向公眾征集管理難點的改進建議。
從目前來看,輿論對滴滴監管改進的關注短時間內不會停止,希望這一次,滴滴公司除了“漂亮”的公關外,在解決實質性的問題上也能邁出有力的一步。
在以往有關滴滴的負面輿情事件中,滴滴回應內容多為第一時間發布“盡快核查事實”或“配合警方調查”的聲明。而對于一些影響極為惡劣的事件,除發表致歉聲明和對受害人進行經濟賠償外,還會強調今后對監管措施的加強,如“完善安全措施”、“加強事后處置和保障措施”等。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電話:4008299196 郵箱:zhangming@civiw.com 負責人:張明)
【文章聲明】識微科技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本網站文章發布目的在于分享輿情知識。部分內容僅是發稿人為完善客觀信息整理參考,不代表發稿人的觀點。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網站文章、圖片等存在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并發郵件至zhangming@civiw.com,電話:4008299196,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