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今年6月舉行的第27屆上海電視節互聯網影視峰會上發布的《2020網絡原創節目分析發展報告》,我國國產互聯網動畫行業發展迅猛,網絡動畫片數量從2019年的288部增長到了2020年的396部,而“中國風”更是成為了2020年網絡動畫片的亮眼主題。
·行業發展歷程
說起國產動畫行業,不得不提的便是堪稱中國動畫開創者的萬氏兄弟——萬古蟾和萬籟鳴等人。自幼喜愛繪畫的萬氏兄弟,在多次試驗后,于1925年繪制成功中國第一部動畫廣告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并在1941年完成了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鐵扇公主》,這部動畫不但在國內獲得了熱烈反響,甚至對號稱日本動漫之父的《阿童木》作者手冢治蟲的創作之路起到了啟蒙作用。
新中國成立之后,萬氏兄弟沒有接受迪斯尼的邀約,而是選擇了進入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在60年代他們制作出了《大鬧天空》這一作品,且多次獲得了國際電影大獎。除此之外,上美還出產了《小蝌蚪找媽媽》《豬八戒吃西瓜》等多部優秀動畫作品,其中《小蝌蚪找媽媽》還讓日本動畫師宮崎駿開始迷上了“中國學派的動畫電影”。
至此來看,我國的動畫產業都尚出于前沿狀態。但在1965年,上海美術制片廠被迫關門,直至1972年才恢復正常運營。而后雖有《哪吒鬧海》《黑貓警長》《葫蘆兄弟》等精品出現,但因中國缺乏重要行業動力與扶持,且以迪士尼為首的美國動畫、日本動畫的大量傾銷入國內,我國動畫行業的發展難以突進。
2004年開始,面對國內原創動畫片的扶持政策陸續出臺,主要以稅收優惠和補貼的方式進行,此外還有三費減免、辦公場地租金減免、人才獎勵基金等等。遺憾的是,當時政策并未明顯促進我國國產動畫行業的發展,反而出現了大量為了騙補貼的低劣動畫。為對這種現象進行整治,2014年各地政府開始減少補貼力度,國產動畫行業失去一道可助之力。
但得益于互聯網對我國文娛事業的整體推動,國產動畫也得到了一些新的生機,雖然其間經歷了不少艱辛,但行業總體上呈上升趨勢。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近27萬家動畫制作相關企業,2019年新增企業近6萬家,同比增長4%;2020年注冊量有所下降,為近4萬家;截至6月7日,2021年共新增1.23萬家相關企業。總體上,入局者成增多趨勢,但增長速度也開始趨于冷靜,行業泡沫開始逐步消減。
從注冊資本分布情況看,近七成動畫制作相關企業注冊資本在500萬以內,其中26%的企業注冊資本在100萬以內,42%的企業注冊資本在100-500萬這個區間。而注冊資本在5000萬以上的,則占總量的3%。
·國產動畫的推動平臺主要有哪些?
隨著發展,行業與受眾間相互影響、作用,國產動畫的題材和表現方式逐漸增多,整體從低幼齡動畫向全年齡動畫擴展,國產動畫市場的受眾因此增多。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二次元用戶規模約為3.32億人,預計2021年將突破4億人。
在看到國產動畫這一品類的市場潛力后,資本市場對其雖有關注,但并不穩定,2019年更是堪稱遭受“冷遇”,而網絡視頻平臺卻是其中較為穩定的一方投資著。
為了爭取平臺內容優勢,完善視頻品類,各家網絡視頻平臺對其進行過不同程度的開拓與扶持。而依據這幾大平臺努力獲得的成效來看,B站是最為成功的一位,當提起國產動畫時,它是大家最多提及的;而后便是騰訊,平臺熱度在接近B站一半的位置;愛奇藝、優酷的平臺提及熱度則明顯較低。
①B站——主動打入“上游”端
對于B站來說,動畫算得上它的“老本行”了。2016年起,B站開始與多所高校合作開展“嗶哩嗶哩小宇宙”計劃,將優秀的動畫畢業設計作品在B站平臺上進行展映,讓年輕的優秀動畫人和團隊能借此獲得被挖掘機會。至2020年已經更新到第四季的9.8的泡面番動畫《請吃紅小豆吧》,就來自于2017年的“嗶哩嗶哩小宇宙”計劃。
2017年3月,B站設立“國創專區”,并于在年底公布國創扶持計劃,從投資、運營和商業開發等多個層面對國產動畫進行扶持。
2018年,B站投資加碼,建立動畫產業閉環,重點開發原創動畫項目。當年于國創區上線了86部作品,同比2017年增加37%;而同年B站引進的日本動畫數量約150部。
2018年6月,B站還全資收購繪夢動畫,并聯合成立哆啦嗶夢動畫公司。目前哆啦嗶夢共公布了三部原創動畫《千從狩》《黑門》《時光代理人》,其中《時光代理人》于今年4月首先開播,在僅更新至第7話的情況下,便獲得了9.8的評分和343.5萬的追番,躍居國創區熱門榜前三。
2019年,其上線了104部國創作品,另引入日本動畫約110部,B站國創作品供應量首度近追平番劇區。
2020年,B站國創區上線了 106 部作品,用戶整體觀看的時長增長了 98%。官方披露數據中,在2020年,B站國創區的月活用戶已超過番劇區,國創動畫成為B站第一大OGV品類;且原創動畫作品對B站業務拉動效果顯著,2020年來自國創內容的付費內容訂單同比增長450%。
在2020年11月12日B站舉行的第三屆國創動畫作品發布會上,董事長陳睿透露,B站主導出品和參與出品了超過104部國產原創動畫作品,投入資金超過10億元。2018年以來,B站還投資了共計26家ACGN相關公司。
從B站的戰略上來看,其意在接入國產動畫產業鏈的上游端,聯合各大動畫制作公司建立起了自己的聯盟,以形成自己的內容輸出與版權優勢。
②騰訊——集團IP資本優勢
相比B站自入產業鏈上游的打法,“財大氣粗”的騰訊視頻更多的是依據集團的IP資本形成優勢。
2014年起,騰訊動漫開始加大對國漫內容的投入力度。
2015年,騰訊動漫成為騰訊互娛下的獨立的業務部門,并宣布將投入2000萬漫畫資金和3000萬動畫資金,加大對國產動漫原創內容的扶持。
2016年的UP2016騰訊互動娛樂年度發布會,騰訊動漫宣布將在未來兩年與B站加強合作,聯合出品至少20部動畫。
2017年,騰訊加大IP矩陣布局,共投資了超11家動漫畫企業,其中參與了現下大熱IP《一人之下》創作方天津動漫堂的超千萬B輪融資,和《秦時明月》系列創作者玄機科技的超億元戰略投資。
2018年,騰訊則投資了鐵鱗社、幕星社、有狐文化、十字星工作室4家漫畫相關企業。
2019年8月,騰訊對快看漫畫進行了1.25億美元的投資,雙方稱將保持獨立運營,但期待更深的IP合作.
至2020年,騰訊視頻已有1.5億動漫月活,國產動畫IP儲備更是占全行業90%。IP版權的優勢具體體現在哪呢?比如說,當騰訊準備收割優勢之時,B站理所當然的失去了曾在站內累積獲得了7.1億系列播放數的《狐妖小紅娘》和5億系列播放數的《一人之下》,自竹葉篇和第三季及其以后的合作、播放權。
除騰訊動漫外,擁有QQ 閱讀、起點中文網、新麗傳媒等品牌的閱文集團也是騰訊開發國創動畫的另一大IP資本庫,《斗破蒼穹》《舞動蒼穹》兩部系列動畫的小說版權正是在起點中文網下。
2021年6月,騰訊開啟中國青年動畫導演扶持計劃,計劃由wuhu動畫人空間、中國青年動畫電影孵化基地、國內外知名動畫導演、70余家企業、30余所專業院校及20余家專業媒體共同發起,為青年動畫導演、高校學生等人才提供資金、創作及運營多方面的指導和扶持,進一步體現了騰訊對國產動畫行業深耕的決心。
③愛奇藝——IP孵化,“一魚多吃”
在國產動畫方面,愛奇藝的直接重視程度尚不如B站和騰訊那么高,更多的打的是聯動的心思。
從2017年開始,愛奇藝動漫推出“蒼穹計劃”,旨在打造原創漫畫的商業化品牌,通過漫劇、漫影等的聯動、解決原創漫畫貨幣化問題,簡單的說這個計劃的目標便是為了IP的孵化。
在2021年5月13日開啟的愛奇藝世界·大會一魚多吃論壇上,愛奇藝動漫事業部總經理林玲玲表示:“未來在愛奇藝動漫上線的作品,‘一魚兩吃’是起步。目前已知的項目中,有13部達成漫劇聯動,10部達成漫影聯動,6部達成漫游聯動。作為例子的是,愛奇藝獨家漫畫IP《春秋封神》,已進行了輕動畫、動畫、網大、網劇、游戲、虛擬偶像、劇本殺等的多元化開發。
同時,愛奇藝還宣布蒼穹計劃將全面提速,從一年一期升級為一年兩期。在此項戰略矩陣下,愛奇藝的國產動畫賽場也開始重新發力,決定在2021-2022年期間上線59部自制動畫。
④優酷——重回賽道,劍指國風
優酷自2006年開始布局動漫板塊,但其重點主要在日本動漫如《火影忍者》《銀魂》《一拳超人》等的獨家版權購買,和少兒區動畫的購入,在國產動畫上的專項投入并不算多。
趨勢之下,優酷在今年開始重回賽場,于5月2日舉行的2021優酷動漫春季發布會上,優酷公布35個動漫項目、20余部全新預告。優酷動漫中心總經理孫旻說:“我們正式提出‘新國風’的頻道內容定位,希望讓動畫成為傳統文化的載體。”《秦時明月7亡秦必楚》《少年歌行風花雪月篇》以及后面即將開發的“秦時宇宙系列”“少歌宇宙系列”等被作為重點項目公布。
同時發布的還有兩項扶持計劃:“一千零一夜”和“星光計劃”,前者將給合作伙伴提供項目投資、IP資源與需求互通等支持,后者則旨在挖掘有潛力的青年動畫導演人才。
·網民對于國產動畫的態度如何?
雖然目前國產動畫行業的自探索程度較高,但作為文娛作品來說,市場受眾的反饋與表達仍是極為重要的。
據識微商情輿情監測系統的數據分析結果,近三個月間,網友在網絡中提及國產動畫時,以占71%的正面情緒表達為主,中立和負面則各占17%和13%,也就是說,網絡受眾對目前作品的整體情況還是較為滿意的。
從子話題分布的占比情況來看,在談到國產動畫時,有57%的話題談到了設定(包括人物設定、題材設定等),有48%的話題在談論劇情,有42%的話題與動畫畫面有關,另有18%的話題提到了分級。
更具子話題的分布,我們可以感受到受眾在觀賞國產動畫時,設定和劇情這些內容架構上的東西乃是觀眾最為看重的,對畫面的關注度雖也很高,但終究還是排在起其后的。
而至于分級話題,這不但是動畫受眾在長期關注的一項話題,也是行業在關注的一大話題。我國動畫行業面向的市場人群年齡層面逐漸擴大,題材多樣性也在逐漸提升,其中可能出現超兒童判斷與接受的場景、劇情,這使得國產動畫也面臨著創作風險與限制。
盡管一些國產動畫明確表示受眾年齡限制,比如科幻、戰斗題材的三維動畫《靈籠》就在片頭標注了“建議觀影年齡:18周歲以上”的提示,但缺乏強制保障的力量下,難保今后不會遭受風險。
口碑頗高的若森畫江湖系列《不良人》《靈主》等,就曾遭舉報下架,整改后再次上架后的劇集也遭到了大量刪減,對觀感的流暢度也造成了一定影響。
沒有分級制度的加持,動畫在創作上總歸會埋藏一定的限制與風險,因而在面對一些動畫作品遭涉舉報下架、整改、停更等事件時,不少網友也在一次次的發出呼聲。
目前,網絡視頻平臺對此處理的主要方式是,開設兒童專區,將動畫類型進行專區分類,但這也同樣不具有明顯的限制性。
據《北京日報》對業內人士的采訪,我們國家遲遲沒有實行分級制度的原因在于,如果要采取分級制度,前提是需要做好實名制工作,但我國人口眾多較難落實;動畫分級審查需要耗費較多的人力物力,該由誰承擔、如何承擔也是一個問題。
【文章聲明】識微科技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本網站文章發布目的在于分享輿情知識。部分內容僅是發稿人為完善客觀信息整理參考,不代表發稿人的觀點。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網站文章、圖片等存在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并發郵件至zhangming@civiw.com,電話:4008299196,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