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交、地鐵、火車、飛機等公共交通運輸工具上,來往的陌生乘客之間、乘客與管理人員之間、管理人員內部之間都有可能發生矛盾,而一旦發生輿情事件,往往都會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為此,本文小編將分享有關:公共交通運輸輿情引導處置原則及策略↓↓↓
1、梳理矛盾點,找準切入點
遇到此類輿情,首先要梳理清楚矛盾點,究竟是乘客之間的糾紛,還是乘客與管理人員之間的矛盾,亦或是管理人員內部的問題,分清矛盾關系之后,就要明確好自身的定位,找準正確的切入角度了。
2、強化協調配合,不簡單切割
作為公共交通運輸系統的管理者,維護秩序、保障乘客安全是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在發生輿情時,第一反應該是判斷是否盡到了告知、勸阻、報警、應急處置等管理責任,即使做切割式的移交處理,也應把自己開展了哪些工作說清楚,比如及時發現上報、緊急停車確保安全、疏導乘客等等,不能給公眾留下“遇事我無能為力、無所做為”的印象。
3、充分利用視頻,注意版權保護
在輿情引導中,如果有適當的視頻可以作為證據來說明事發具體情況,應當主動加以利用,可以使事實更加直觀、更具說服力。
4、對比同類事件,防止結果差異
在遇到此類輿情時,可以對近期其他地方發生過的同類事件,尤其是形成了輿情熱點的事件進行特別關注,比較在應對過程和處理結果上有沒有明顯的差異。
如果存在差異,就要在引導中做好“為什么這次事件如此處理”的解釋準備。如果“低頭只看自己,不顧前車之鑒”,在處置結果發布之后,可能會被媒體和公眾放在一起比較評判,進一步擴大輿情。
5、多元化發聲,組合拳應對
在輿情引導過程中,事主本人的聲音、現場目擊群眾的講述、一線工作人員的證言,只要是有利于還原事實的,都應該搜集和利用。要么是自媒體引導發聲,要么是媒體第三方報道發聲,這就是多元化發聲。讓不同的聲音呈現出來,即使有一定的差異,只要整體趨近,都有利于公眾對事件整體形成完整印象,之后再通過權威調查發布,來還原事實真相。
6、以退為進,道歉有講究
誠懇道歉體現了一種更為主動的態度。在需要為調查爭取時間時,先就發生的問題進行道歉,而不針對具體細節進行判斷,也是一個穩妥的選擇。
7、上提責任,有利輿情降溫
在有些事件中,雖然是當事者個人言行不當,但由于特定場合和特定職務的關系,不能簡單的將責任下壓,也就是說只表現出對當事人的嚴肅處理,而應該適當的將責任上提,表達出對公司管理、培訓、教育上的反思,既承認個人錯誤,又彌補管理漏洞,這樣的處理方式更有利于公眾接受和輿情降溫。
8、認識差異,內外兩個輿論場
由于立場不同,公眾和內部員工在看待輿情時會有比較大的偏差,此時在輿情應對上要考慮內外雙方的感受。甚至在對內部員工的解釋和溝通上,要花費更大的力氣。“攘外必先安內”,一定要保證內部認識一致,避免發生內部員工因不理解而將不滿發泄到網絡上,繼而成為輿情升溫的隱患。
相關推薦:輿情應對過程中,不能做的事情有哪些?
【文章聲明】識微科技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本網站文章發布目的在于分享輿情知識。部分內容僅是發稿人為完善客觀信息整理參考,不代表發稿人的觀點。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網站文章、圖片等存在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并發郵件至zhangming@civiw.com,電話:4008299196,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