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Uber無人駕駛汽車在美國發生事故致行人身亡。全球首例無人駕駛致死事故,瞬間占據國內外各大新聞頭條。當地警方周三發布無人車載攝像頭事故視頻,再次引發各界關注。
(圖片來源:騰訊視頻)
當地時間3月18日深夜至19日凌晨,Uber(優步)的一輛無人駕駛SUV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坦帕市(Tempe)測試時撞上路上的行人,被撞的行人經搶救無效死亡。事發時,有一名司機坐在方向盤后面,但是,這輛車當時正處于自動控制模式。坦佩警方聲明稱,該車當時正朝北行駛,而該女子正在人行橫道外從西往東走。
Uber已經宣布暫停包括舊金山、匹茲堡、鳳凰城和多倫多在內所有城市的無人駕駛測試,恐怕還會因這起嚴重的事故遭到刑事訴訟,甚至對全球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產生重要性影響。
當地時間19日,優步在推特賬號聲明稱,將全力配合當地警方進行調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在推特賬號表示,將派出工作組對此事展開調查。
當地時間21日,美國警方公布行車記錄儀視頻:行人未走人行道橫穿馬路,車輛處于自動駕駛模式,處于超速狀態。車上的“安全駕駛員”稱,行人突然出現,沒有時間操作躲避。
滴滴收購了優步在中國區的業務后,優步就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并在2016年底退出中國市場。
優步無人車致死事件討論熱度較高的地域大多在沿海的經濟強省(市),這些地區網絡普及度較高,互聯網公司也多落戶在這些地區,當地網民日常活躍度也較高,時常參與到熱點事件討論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事件中討論熱度最高的地區北京近日發放了自動駕駛首批牌照,百度無人車將合法上路測試。
(地域分析,來源:識微口碑)
目前,美國警方還未公布調查結果,優步無人車致死事件到底是誰的過錯在網絡上引發了各方爭議,有人認為是測試員的疏忽,有人認為是因為行人突然冒出,有人認為是無人車分析和應對能力未完善等。但不管結論如何,此事件已經導致了一個人身亡,大量的報道中都一再陳述這一事實,全網情緒以負面為主,占比54.8%。
(情感分析,來源:識微商情)
網友代表性觀點:
①事故責任方爭議
@LoZtzz:視頻我看了,出事故時候駕駛員低頭在看什么,沒有做到突發情況下對測試車輛的接管,工作態度不到位,研發公司管理不到位,必須承擔責任。
@幸福的御劍_260:兩邊都有責任吧,行人過馬路不走人行路,車那邊也沒有剎車。
Denwish:無人車有待改進,但是感覺還是過馬路的那位主要責任,隨意過馬路。另外,晚上的車燈是很顯眼的,難道自己過馬路之前不看路上有沒有車?
@愛攝影的藍黑:對自動駕駛來說,至少應該具有發現、避讓或者至少是減速的功能,這和行人是否違規是兩碼事兒。在這次事故中,相信論證的要點不是行人有沒有違反交規(那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可控的),是系統有沒有及時發現并動作。
②無人駕駛技術爭議
@缺夢想翅膀:技術本身沒有對錯,躲在技術身后的利益角逐才要看清;另外,自動駕駛出錯和掃地機器人出錯完全不同!
@BunDem:機器本應該彌補人類的短板,人類看不見,但是機器可以很多方法檢測。工廠的機械手,精度都在0.1mm級別,這就說明機械就是為了做我們無法做的工作。如果機械能做的人也能做,那要它干嘛!
@令老六:我是真的覺得達不到100%無事故就絕不能允許無人車上路,除非開一條無人車專用道,并且將專用道和普通車道及人行道徹底隔離。
@占卜師米亞:我認為未來人工智能車肯定比人類開車更安全,但是目前還有一些技術需要處理。
媒體代表性觀點:
網友忙著追責,而媒體似乎更擔憂“無人駕駛”的未來,這次撞死行人的事故給優步的無人駕駛研制蒙上了重重的陰影,也可能影響到全球無人駕駛研制項目。從傳播次數較多的文章可以看出,內容更側重于分析,此事件對于“無人駕駛”發展所產生的影響,“無人駕駛”的缺陷“,無人駕駛”將開向怎樣的未來等。
“衡陽全搜索”上發布的一篇文章《優步“自動駕駛”美國路測撞死行人》認為,這次事故對“無人駕駛”開發企業是一個警示。自動駕駛目前存在傳感器無法確保100%準確率的缺陷,需與高精度地圖融合;企業應投資興建實驗場地,不應過早進入城市道路測試,從而減少自動駕駛路測風險。
“福建網絡廣播電視臺”上發布的一篇文章《全球首例!自動駕駛汽車撞死人 優步叫停測試》認為,該事件喚醒了整個自動駕駛汽車行業和政府對安全的重視,這起事故可能會影響美國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放緩其商業化進程,并消除很多人對自動駕駛發展前景的樂觀預期。自動駕駛技術尚未發展完善,此事故的發生也可能是新興技術發展不得不經歷的陣痛。在討論事故原因及如何改善自動駕駛系統之前,需要了解更多有關事故發生的信息,并在此基礎上綜合考慮相關問題。
“工人日報”上發布的一篇文章《實驗基地“圈地熱”背后 自動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認為,自動駕駛技術會真正改變人類的出行方式,因此更需要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爬,切莫急于求成。盡管創建各種“試點示范區”的熱潮已經初步顯現,但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顯然不是“圈塊地研發測試”那么簡單。要想真正推廣自動駕駛技術,相關政策法規需要完善,還有道路等相關配套設施需要建設,甚至就連普通民眾也需要接受新事物的緩沖期。
(熱門文章,來源:識微商情)
版權歸識微科技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輿情熱點請關注:
社交媒體:@識微科技
【文章聲明】識微科技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本網站文章發布目的在于分享輿情知識。部分內容僅是發稿人為完善客觀信息整理參考,不代表發稿人的觀點。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網站文章、圖片等存在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并發郵件至zhangming@civiw.com,電話:4008299196,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