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為逃離深圳”的消息不脛而走,引起了外界的討論,華為真的要離開生于斯長于斯的深圳了嗎?
最開始引發人們關注的,是7月1日微信群中流傳出一張有關華為搬遷事宜的細節截圖:今日,華為公司正式搬遷,40輛8噸貨車,共60車次,搬遷車輛將往返深圳和東莞松山湖,搬家貨車會有一個華為標識,“華為搬遷專用車輛”。7月2日,將有2700人從深圳到東莞松山湖溪流坡村上班,估計車輛約1500輛(其中大巴70輛)。
“華為逃離深圳”的流言四起,對此華為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4月4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扎根深圳,展望未來”合作協議便已表明華為會留在深圳,不會搬遷。華為松山湖基地建設已有一段時間,只是業務部門正常的布局。
7月2日,華為研發等部門正式搬遷至東莞,當天輿情一直保持較高熱度。3日,媒體報道華為回應,辟謠“華為逃離深圳”,再次引發較高關注。
(發展趨勢,來源:識微商情)
華為2017年年報顯示,從事研究與開發的人員占公司總人數的45%。據悉,此次搬遷的主要是研發部門和GTS(管理服務與網絡保障業務部),也難怪這次搬遷被“腦補”成了逃離了。
實際上,“華為跑了”的消息近年時有傳出。2016年5月,一篇名為《別讓華為跑了》的文章在朋友圈廣泛轉發,文章稱,作為深圳科技產業支柱的華為,正打算拔營遷往東莞。事后,華為曾對傳聞予以否認。
當時《創業邦》雜志在文章《"別讓華為跑了"刷遍朋友圈:跑掉的僅僅是華為?》分析認為,華為、富士康籌劃逃離深圳是因難以忍受高租金或高房價,并列舉了復興通訊、高通、大疆科技幾個當時已經搬遷或計劃搬遷的企業。
時隔兩年,媒體們的觀點也依然沒有改變,“房價”依然是企業出逃深圳的主因。“騰訊新聞客戶端”上發布的文章《華為研發等部門搬遷 2700人赴東莞上班》認為,近年屢屢傳出的華為搬遷消息,或許折射出企業壯大后,對研發力量的布局以及房價、人力等各類成本的多種考量。深圳的房價及人力等方面的成本著實不低,2007年~2017年的十年間商品房均價漲幅達299%。該文引用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一段采訪:“深圳房地產太多了,沒有大塊的工業用地了。大家知道大工業的發展(特點),每一個公司都需要一定的空間發展。”但任正非也曾明確表示,華為的總部永遠不會離開深圳。
“搜狐網”上發布的文章《華為研發等部門搬遷,今日2700人赴東莞上班》認為,華為與深圳各有成長的煩惱。深圳對于制造業企業吸附力下降,并不單純是由地價和房價猛漲造成的,同時也體現在大城市病和老城市病上,比如戶籍政策、限制外來人口政策等。企業總是要尋找那些成本更低的地區,以保持企業的競爭力。華為的搬遷,給其他城市創造了承接產業轉移的機會。
(熱門文章,來源:識微商情)
網友觀點與媒體一致,多在吐槽深圳房價太高,認為“深圳的成本華為也扛不住了”,華為搬遷是為了降低成本,相關主管部門需要注意高房價問題。
華為總部位于深圳,研發等部門搬遷的地方就在深圳旁邊的東莞,沒有出省,所在地廣東地區對華為搬遷一事討論熱度最高。不過全國其他地區倒是對此事不怎么關心,即使是日常活躍的北京、上海,熱度值也與廣東存在較大差距。果然還是當地人比較關注當地事。
(地域分析,來源:識微口碑)
華為嘴上說不會離開深圳,但據“新時代商業報道”透露,華為公司將分三批次搬遷。除了本次搬遷之外,第二批搬遷時間為7月30日,人數大約為3000人;第三批搬遷時間為8月30日,人數大約為8000人。留在深圳的是華為總部與財經以及其他部門。
知名財經博主@武漢劉正濤 調侃“華為8%的利潤率,養不起深圳的房子,看樣子將來只有茅臺才能搬去深圳了。”深圳的房價有目共睹,工業用地需求大也是實際情況,企業出走到成本更低地方是必然的結果。華為是中國創新能力、盈利能力很強的企業,即使不挪總部,也在逐步降低總部人數占比,降低成本。如果連華為這樣的頭部企業都扛不住高房價帶來的成本壓力,那么其他制造業企業恐怕也在籌劃逃離“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了,而這才是華為搬遷東莞所體現的最大的問題。
版權歸識微科技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商情熱點請關注:
社交媒體:@識微科技
【文章聲明】識微科技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本網站文章發布目的在于分享輿情知識。部分內容僅是發稿人為完善客觀信息整理參考,不代表發稿人的觀點。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網站文章、圖片等存在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并發郵件至zhangming@civiw.com,電話:4008299196,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