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下午,年后開工第二天,網上突然爆出一則消息-小米要造車。據互聯網科技博主“晚點 LatePost”稱,從多個信息源獲悉,小米已確定造車,并視其為戰略級決策,不過具體形式和路徑還未確定,或許仍有變數。一位知情人士稱,小米造車或將由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親自帶隊。
對此,小米集團回應稱,晚點等公告,更多信息暫不予回應。
20日,“小米造車”又有了新的“實錘”。“36氪”報道稱,從多個接近小米高層的人士處獲悉,小米集團在春節前對技術體系進行了一輪架構調整,小米人工智能部并入技術委員會,人工智能部總經理、AIoT 戰略委員會副主席葉航軍將出任技術委員會主席,而原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則調任小米清河大學校長。針對上述信息,小米集團向媒體表示,暫不評論。
小米是國產手機廠商四巨頭之一,而“造車”也是近年來熱門風口,前有“手機一哥”蘋果頻出規劃造車進展的消息,華為也時不時被傳聞造車。雖然小米集團對造車的傳聞言語不詳,仍然引發了媒體的關注和討論,新聞媒體聲量占比半成,超過了社交媒體。
值得玩味的是,對于“小米造車”這個傳聞,新聞媒體和社交媒體上的聲音有些不同。新聞媒體多數看好小米造車,正面情緒高達76%。而社交媒體上的正面情緒僅占到40%。
媒體為何看好小米造車?
①小米涉足“造車”領域已久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小米雖然還沒有實際上“造車”,但通過投資、相關技術研發等,已經涉足該領域良久。
2015年,雷軍的順為資本是第一批投資蔚來汽車的投資方之一。順為還投資了小鵬汽車的A1輪和C輪(2019年11月進行的C輪融資中,小米通過旗下注冊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的 Fast Pace Limited公司投資了5000萬美元)。2020年,小米戰略投資車聯網企業上海博泰(Pateo)。
從2015年起,小米陸續申請了汽車定速巡航、能源補充、車輛操控、導航、輔助行駛和行車安全等汽車方向的發明專利。小米物聯網大版圖里也涵蓋了車聯網車載服務系統。2019 年 6 月,小米宣布與梅賽德斯奔馳合作,推動旗下虛擬語音助手小愛同學進入汽車人機交互系統。兩個月后,小米 MIUI 負責人又在 “MIUI 負責人在線” 活動中表示,正在考慮研發基于 MIUI 的車載服務系統。2020年6月,小米申請注冊了小米車聯商標和相關圖形商標。小米與梅賽德斯—AMG F1車隊合作推出特別版小米米家電動滑板車Pro 2。
②新能源車發展前景可觀
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比2019年同期增長36%,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36萬,同比去年的120萬增長13%。
根據中國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1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15.8萬輛,同比增長281.4%。其中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對銷量的同比增幅貢獻較大。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文件要求,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將在 2025 年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 20%。即使整體銷量不增長,按照2019年的銷售規模來算,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規模將超過500萬輛,還有五倍的空間。
2020年4月,《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年底,并提前明確2021年、2022年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退坡幅度;7月,組織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促進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
③互聯網科技巨頭與傳統車企下場競逐
小米的友商華為去年頻傳“造車”消息,華為卻斬釘截鐵的否認“誰再建言造車,誰就撤職”,但不妨礙華為在“造車”這一領域布局。2020年10月30日,在華為MATE40系列手機的發布會上,華為首次推出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全新品牌HI,以打造華為與合作伙伴的IoT生態戰略平臺,正式躋身汽車領域,成為一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2020年11月16日,“滴滴開放日”發布由滴滴聯合比亞迪共同研發的定制網約車D1。
2021年1月11日,在智能汽車上深耕多年的百度官宣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制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吉利控股集團將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面向乘用車市場。
2021年1月13日,吉利控股與富士康簽署戰略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及定制顧問服務,包括但不限于汽車整車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統、汽車生態系統和電動車全產業鏈全流程等。
2020年1月北美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索尼官方正式發布旗下首款純電動概念車型——VISION-S,該車展示了索尼在汽車智能化方面的技術,特別是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
在政策支持、前景大好、對手都在布局的領域上,小米不摸著對手們“過河”似乎也說不過去。畢竟落后就要挨打,沒有趕上風口,很容易錯失下一個黃金時代。
網民觀點
相對于媒體的看好,網民又為何表現又為何不是那么樂觀呢?
2月19日,小米造車傳聞爆出后,小米股價受此消息提振,漲逾12%,市值超過8100億港元,秒漲近900億。
請注意,小米集團是上市公司,“造車”是出了名的“燒錢”大項目。這就迎來一個問題,小米造車是重大信息披露誤導,還是媒體編造假新聞?如果后期證明小米集團信息披露確實存在問題,由于港股是可以做空的,做空小米股票而受損的投資者,完全可以起訴小米集團予以賠償。
前身是恒大健康的恒大汽車,是中國汽車市場市值排名第三的汽車企業,僅次于蔚來和比亞迪。頻繁上新聞, 股票不斷漲,但是恒大汽車目前為止沒有一種新能源汽車的型號量產,在2020年7月發布的六種車型也僅被認為是概念車。對此,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在社交媒體公開發聲稱:“恒大汽車就差汽車了”。
而小米造車仍處于捕風捉影階段,別說是“造車”,連官宣都沒有,因此有人調侃“造車是上市公司調戲股價的萬艾可”。
另一方面,“造車”的前路并非坦途,折戟的“前輩”不少。
曾有消息傳出稱蘋果將選擇與現代汽車合作,但近日又消息稱雙方合作已“告吹”。盡管蘋果方面未對這類報道進行過相關置評,但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則堅決駁斥了有關重新啟動蘋果汽車項目的傳言。
2016年,董明珠就耗資10億元,聯合其他知名企業家,以總計30億元的資金投入銀隆新能源。2018年,銀隆卻被陸續曝出產業園停工、拖欠貨款、產品積壓、裁員等一系列負面新聞。2020年初,包括董明珠在內的6位董事集體退出銀隆。
此外,以電動為主的新能源車還存在充電樁不普及、電池在低溫環境耗電快、電池屢爆自燃事件等諸多問題,因此也有人稱電動車為“電動爹”。
現在的網民對于“小米造車”保守的態度,恰恰反映了使用痛點,給造車行業提供了一個研發的參考。雖然造車仍存在不少挑戰,但不可否認的是新能源車普及是大勢所趨。在新的五年規劃中,新基建將電動車充電樁也納入了規劃范圍,可以緩解車主們的電量和里程焦慮,而隨著各大科技公司的加入,技術必然會得到進一步提升,屆時網民的態度也將隨之轉變。
【文章聲明】識微科技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本網站文章發布目的在于分享輿情知識。部分內容僅是發稿人為完善客觀信息整理參考,不代表發稿人的觀點。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網站文章、圖片等存在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并發郵件至zhangming@civiw.com,電話:4008299196,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