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次生輿情,就是指在輿情應對、處置過程中因為時機滯后或處置方式不當,或是因為其他外部因素的影響,而給事態帶來新的、更復雜、甚至更嚴重的輿情危機。
一、次生輿情有哪些危害?
次生輿情的危害源自兩個方面。一是以偏概全,比如將具體事件上升為社會現象,把偶發個案當成必然性規律;二是偏聽偏信,伴隨輿情所產生的謠言和不實信息,使得次生輿情呈現出多樣性、隨機性、情緒性、傷害性的特點。
二、次生輿情來源渠道有哪些?
1、網民爆料;包括當事人或知情人的發聲,提供現場圖片或視頻,或者是以求證等方式出現的不實信息。
2、媒體搶點;傳統媒體為搶占話題新聞點,有可能將未經證實的網上信息做為素材來源,進行首輪報道,這種信息源頭的不準確性,很可能帶來事件反轉的效果。
3、官方不及時回應;當熱點事件中沒有官方權威的聲音時,公眾的焦慮情緒就會升溫,當問題越積越多,公眾對于官方的質疑聲音也就越大。
4、官方錯誤回應;簡單的切割推責,或是沒有針對公眾的關注點進行有效引導,甚至出現官方公布內容中存在差錯或者矛盾點時,都會讓官方公信力受損。
5、事件本身持續發酵;事件沒有及時得到緩解和處理,出現新的情形或是矛盾升級,尤其是當事人一方對于官方處理不滿,通過網絡屢屢維權,都會讓引導工作處于被動的境地。
6、后續跟進解讀不力;官方首輪通報后,沒有及時跟進跟評互動答疑等措施,對于媒體和公眾的新疑問沒有解答,媒體持續關注,讓輿情保持熱度。
7、事件產生關聯影響;在事件處置過程中,其他地方又發生類似的情況,公眾會把兩個本不相關的事件進行比較比照,對于處理中的差異進行放大,從而產生心理上的不同評價。
8、謠言沒有得到及時處理;當不實信息出現,官方除了應當迅速進行澄清說明外,一定要追究造謠者的責任,依法進行處理,才能盡快降低謠言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果對謠言僅辟謠不處理,低估了謠言的危害性,那將會對輿情整體處置帶來較大影響。
【文章聲明】識微科技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本網站文章發布目的在于分享輿情知識。部分內容僅是發稿人為完善客觀信息整理參考,不代表發稿人的觀點。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網站文章、圖片等存在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并發郵件至zhangming@civiw.com,電話:4008299196,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