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種網絡社交工具的興起,互聯網儼然已經成為社會民眾在日常生活中觀點碰撞、思想摩擦的主戰場,負面輿情一旦在互聯網爆發,便會使矛盾迅速激化。因此,了解并掌握網絡輿情應對方法,成為一種必要。為此本文小編將分享有關:輿情應對過程中,不能做的事情有哪些?供參考↓↓↓
1、別輕易說不知道
當事件涉及到自身時,就無法置身事外,不知道并不是理由,也不能當做借口。因此,“我們已經關注到了此事,正在進一步了解情況,并會及時向大家說明”才是正確的表達方式。
2、別說“這個不歸我們管”
“這個不歸我們管,請詢問某某部門”是典型的甩鍋句型,即使在實體工作中已經確定了責任主體,也不應該采取這樣的引導話語,把壓力直接推給他人,這樣只會給公眾留下不作為的印象。建議這樣表達:目前,針對此事,已經成立了聯合調查小組,我們正全力配合事件的調查。
3、別只有結論沒有依據
公眾能看明白的證據比一個空洞的結果更有用。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在陳述結論的同時也要給出足夠的依據。
4、別把引導權拱手相讓
讓第三方發聲,通過媒體來轉述,當然是可行的方法,但卻不是最優選項,自己發聲更能體現處理事件的態度和信心。
5、別只說不聽
只說不聽,只允許自己說不讓別人說,只通報不答復,或者干脆通報后關閉評論都是錯誤的應對方式。實際上只有加強互動,了解公眾是否理解或者仍有哪些質疑,才是后續引導的重要參照依據。
6、別過度重視吃瓜群眾
一定要把此事涉及到的具體利益群體和網上圍觀的吃瓜群眾區分開,把利益群體的問題解決好了,吃瓜群眾就沒有熱鬧可看了。
7、別盲目參照別人的事例
在輿情應對過程中,不管采取什么措施都可能會有質疑的聲音。此時千萬不要盲目拿別人事例的效果做參照對比,比如“他們這么做你們為什么不去質疑呢”,這種心態既解決不了自己的難題,還有可能給別人帶來麻煩。萬一第三方的反應速度更快,效果更佳,反而體現出自身工作能力的不足。謹記基本常識:做自己的事,別牽扯他人。
8、別留下斷頭新聞
光調查沒結論,光口頭處理沒具體措施的做法不可行。隨著時間流逝,事件的熱度可能會降溫,但沒有結果的事件總會在公眾心中留下印象,一旦遇到類似的情形再出現,馬上就會和這些“斷頭新聞”聯系起來,形成更大的輿論漩渦。因此正確的做法是有始有終,不論事件大小,都要有個結論。
相關推薦:輿情工作者面對記者采訪時如何應對?
【文章聲明】識微科技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本網站文章發布目的在于分享輿情知識。部分內容僅是發稿人為完善客觀信息整理參考,不代表發稿人的觀點。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網站文章、圖片等存在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并發郵件至zhangming@civiw.com,電話:4008299196,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