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影《我本是高山》引發輿論熱議。該片根據張桂梅真實事跡改編,講述了她以“教書救人”為己任,引領大山深處的女孩們熱烈生長、打破命運牢籠的動人故事。由海清領銜主演,將于11月24日正式上映。
隨著點映的開啟,網絡間出現對《我本是高山》“魔改”劇情的質疑,引發口碑危機。
·關鍵節點梳理及輿情熱度趨勢
11月16日17點,《我本是高山》開啟首映活動。除主創團隊外,龔俊、小沈陽、大鵬、許凱、王迅、周奇等藝人也前往觀禮助陣。
11月17日起,《我本是高山》在全國多地開啟點映。據貓眼專業版統計,截至21日16點,該電影點映票房達1559.2萬。
11月19日,《我本是高山》編劇就劇情爭議回復網友。
(圖源網絡,侵刪)
11月19日14:39,“中國電影報道”發文回應電影惡評稱,自9月就有人為這部影片的“口誅筆伐”做著鋪墊——挑起性別對立爭論、斷章取義,其中不少賬號來自海外或為蹭女性話題熱度的營銷號。并歡迎大家在看過影片后,對《我本是高山》發表真實的評論,也接受中肯的批評意見;但對于那些喪失良心的雜音,辛勤耕耘的中國電影人承受不起,正在復蘇的中國電影承受不起,正義的“六公主”也絕不接受!
11月19日22:21起,《我本是高山》電影官方連發3條張桂梅校長影像,表示致敬。
11月20日9:36,大V“屠龍的胭脂井”發文評論,從“張桂梅多年扎根山區的原因”“編劇覺得委屈的原因”“細節到底重要不重要”“互聯網爭端的起源問題”“六公主下場之后平息不了,他們為什么連續發張老師錄像”五點刨析劇方與群眾間的認知差距,獲贊超20萬。“這也告訴我們,做事情,做產品,做項目,不能只有自己的內部視角,而是要兼顧外部視角,想想受眾是怎么想的。”
11月20日16:20,《濟南時報》發表評論文章:近年來,主旋律題材影片不斷破壁出圈,一些優秀的主旋律影片不僅能讓人更深入地了解歷史,也能讓人更好地感悟大歷史背后的生動的另一面。但如果在功課遠未做足的情況下來拍攝,這種致敬只能演變為一種商業投機。高山之高,意味著觀摩者也要站在足夠高遠的位置上,才能窺見全貌,如果位置太低太近,看到的只能是局部。從這點上講,或許一些主旋律題材的拍攝團隊還需要更多的沉淀與學習。
11月20日晚,導演就“酗酒母親”相關問題的路演回答得到關注:我們在當地的調研,我們看到的情況,在那樣的一個山區,類似的情況很多,甚至有遠比我們畫面里呈現更不堪的情況。
11月21日8:00,“央視網快看”帶話題#張桂梅說一直支撐自己的是信仰#,發布張桂梅的采訪回顧。視頻中張桂梅回應問題“一直撐著您的是什么?”時說,“是共產黨員的信仰,是我對黨的承諾”。
從趨勢來看,17日點映開始后,片方宣傳與觀眾討論一同推高電影熱度至歷史峰值,而后討論持續發酵。
19日,電影編劇發言引發關注,同后續中國電影報道的回應相繼觸發兩座高峰,目前相關話題熱度仍保持高位。
據【識微商情輿情監測系統】(點擊免費試用<<<<) 統計,2023年11月15日0點-21日12點間,與電影《我本是高山》相關的網絡信息量超124.4萬。
·平臺熱度
從平臺熱度來看,影片相關討論主要集中在網友交流活躍的社交平臺,占比87.5%;視頻平臺其次,占比10.5%。
·網友表達
從網絡情緒來看,自18日起,《我本是高山》相關話題下,負面表達占比開始顯著上升,逆轉了前期正面表達的主導情況。且經過幾輪應對后,輿情壓力并未得到緩解,負面與中性仍占據主要地位。
網友熱評
“這是我的實際行動,《我本是高山》二刷!”
“希望‘晴朗’能狙一部分惡意營銷號,普通觀眾真的忍無可忍了”
“輿論環境真的太差了,如果去影院看了再批判還好,許多人抓著一個點不停攻擊。”
“建議電影主創現在趕快閉嘴”
“我給他們出個招,就現在,馬上說所有的票房收入全部捐給張桂梅校長跟學校,用于幫助學校設備建設更新、學生衣食住行補貼等等”
“希望通過這件事能讓業內人士多審視審視自己吧 觀眾是有鑒賞能力的”
“本來是個小笑話,現在變成了大笑話”
“說到底,他們根本不相信這世上居然有人為了幫助女學生讀書而犧牲奉獻一切”
“最新的路演錄像里張桂梅校長看完電影拒絕發言了”
“看這個電影不如直接看張校長的新聞就好了”
【識微商情系統】支持全網輿情監測、公關營銷分析、口碑查詢等功能,點擊免費試用
【文章聲明】識微科技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本網站文章發布目的在于分享輿情知識。部分內容僅是發稿人為完善客觀信息整理參考,不代表發稿人的觀點。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網站文章、圖片等存在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并發郵件至zhangming@civiw.com,電話:4008299196,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