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協會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組織開展了“雙11”網購商品調查體驗活動,對16家網購平臺的服裝、食品、化妝品、母嬰用品等9大品類商品進行了調查體驗。
2月7日,中消協發布2017“雙11”網絡購物調查體驗結果。本次調查實際購買了“海淘”商品93個樣品,16個樣品涉嫌仿冒,涉假貨品涉及雅詩蘭黛、阿迪達斯、寇馳等品牌產品。京東、聚美優品、網易考拉、蜜芽、拼多多等平臺的相關店鋪均發現涉嫌銷售假貨,部分售假還出自自營店鋪。
(圖片來源:中國消費者協會)
7日上午,中消協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公示檢驗結果,到場媒體陸續發布相關報道,“中消協曝光海淘產品涉假”事件開始傳播。8日早間新聞,媒體再度報道該事件,相關輿情量在當日9:00-10:00達到峰值。
(發展趨勢,來源:識微商情)
8日9時,@人民日報 發文“中消協:聚美優品、網易考拉等海淘商品涉假 部分為電商自營”。
7日至10日期間,被曝光的平臺們連發聲明否認售假,要求中消協重新檢驗。從發布時間來看,@網易考拉海購 顯然是第一個出聲為自己“洗白”的,7日18:55發布的這份聲明獲得其部分粉絲力挺,稱“一直很信任考拉,,希望給我們一個答復”,“關注進一步調查結果”。
然而,隨后@聚美優品 也發聲明否認售假,反而讓網友開始質疑其跟風“公關”。10日,@聚美優品 發表的聲明甚至質疑中消協的檢驗資質和結果。
面對兩大平臺正面“硬杠”中消協的情況,網友“懵了”,表示不知道是考拉和聚美“底氣足”還是“睜眼說瞎話”,“中消協曝光海淘商品涉假”事件陷入“羅生門”。
11日媒體報道,中消協回應海淘商品真假之爭:結論沒有任何改變!態度堅決,似乎并不打算給考拉們“翻身”的機會。
從傳播次數較多的熱門文章來看,該事件剛爆出的時候,大家關注點在曝光的內容上。隨著事件的進展,人們的關注點轉移到尋求事件真相、事件所帶來的反思上。
大眾網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海淘”商品涉嫌仿冒較多 媒體:監管不能缺位》認為,假貨屢禁不止原因就是處罰輕,監管有漏洞,讓一些不良經營者敢于挑戰制假售假的法律禁令。包括“海淘”在內的網購市場亂象,監管部門需要重拳整治,以凈化網絡購物環境。
潮汕在線上刊登的一篇文章《媒體談海淘商品涉假羅生門:還需下回分解?》認為,中消協的炮轟是職能作為,這次的“涉嫌仿冒”通報遭幾方否認,這究竟是舊戲新唱還是誤會一場,確實需要充分解釋。這次風波對消費者來說不是壞事:無論是揪出了仿冒貨品,還是幾家平臺最終證明清白,抑或是慮及此事對部分平臺質量把關的警示、對“海淘”商品質量和品牌鑒定流程的啟示,相信這對消費者買到更多正品和相關權益維護,興許都會有所裨益。
(熱門文章,來源:識微商情)
網購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中消協曝光海淘商品涉假”無疑震驚了許多“剁手黨”。不管是中消協揪出了“騙子”,還是考拉聚美們“沉冤昭雪”,顯然人們對于假貨這種東西是不能容忍的。此事件全網情緒以負面為主,占比61.3%。
(情感分析,來源:識微商情)
對于此事件,有人迷惘誰說的才是真話,有人忙著站隊。或挺中消協,斥責售假平臺“抓實了還抵賴,這種企業令人作嘔”,對于平臺方的辯解,網友調侃道“有種東西叫電商專供,有種產品叫中國專供”,并給這類商品取了一個極其諷刺的名字“正品假貨”;也有人站平臺方,表示“一直在考拉上買母嬰用品,希望你們盈利的同時對的起自己的良心”,不過這類言論往往出現在平臺官方社交媒體下。
有些網友的態度則比較中立理性,認為若想終結爭議,中消協最好甩出更多“實錘”,而海淘平臺們應該公示所有進口稅單。
此事件也引發了一場關于網購為何“假貨”泛濫的討論,一眾網友紛紛分享自己“買假”卻難以維權的經歷,呼吁加強監管,“應該出臺更嚴酷的法律,賣假貨全部判刑”。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海淘商品不同于境內生產和銷售的商品,其貨品來源比較廣,一般涉及多個國家、多個產地、多個渠道,貨源的復雜必然帶來風險的增加。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助理分析師余思敏認為,在跨境電商領域,跨境商品的假貨問題存在三種現象:假物流賣假貨;真物流賣假貨;假物流賣真貨。
“中消協曝光海淘商品涉假”,對于許多標榜自營正品的海淘平臺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對消費者信任度也有一定影響。考拉和聚美這種“硬氣”的回復,在進一步的調查報告出來之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穩住公司的口碑和品牌形象,消解質疑。但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就很難消除。尤其不少消費者在社交媒體留言表示“失望”、“買過假貨”,無疑再度加劇了其他消費者對電商平臺的信任危機。
有些品牌確實存在針對不同市場推不同型號產品的情況,那么對于那些使用海淘就是奔著不用出國就可以買當地產品的用戶們而言,相當于“我就想買個美版iPhone,結果你給我寄個了國行iPhone”,“版本不同”不是“假貨”,但實質上還是售假。
這樣看來,這似乎并不是平臺方的錯。但是作為一個售賣方,是否公示了售賣進口產品究竟是“中國特供”,還是當地原單?還是從保稅區轉了一圈“鍍了一層金”的“made in China”們搖身變成了跨境直采?
如果網易考拉和聚美優品之后不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證據,這幾天的“硬氣”恐怕會成為他們形象加速倒塌的“毒藥”。
然而,杜絕賣假售假,不能單靠平臺和賣家這點自覺性。如果監管不到位,不對那些“騙子”加以懲處,警示眾人。那么,網友所憂心的“假貨之國”,將會照進現實。
版權歸識微科技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輿情熱點請關注:
社交媒體:@識微科技
【文章聲明】識微科技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本網站文章發布目的在于分享輿情知識。部分內容僅是發稿人為完善客觀信息整理參考,不代表發稿人的觀點。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網站文章、圖片等存在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并發郵件至zhangming@civiw.com,電話:4008299196,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