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德西韋作為目前被看好的抗疫潛在有效藥之一,療效、安全性引起輿論討論的同時,其研發公司吉利德與武漢病毒所之間的專利爭議,也受到了輿論關注。2月4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在官網上發布信息表示,已于1月21日對藥物瑞德西韋的用途申報了中國發明專利,引發輿論熱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抗疫藥物的研發成社會共同期盼和輿論熱門話題之一。除了此次引發專利爭議的瑞德西韋之外,還有哪些抗疫藥物引發輿論討論,輿論反應如何?那些與特效藥相關的藥企又受到了什么影響?本文將進行逐一探討。
2月4日-2月19日期間,全網有關“瑞德西韋專利爭議”事件的傳播信息量共計59408條。其中,80.24%的信息分布在社交媒體、微信等社交平臺中。2月4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在官網發文稱:于1月21日申報了藥物瑞德西韋用途的中國發明專利。隨后,少數網友對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申請專利的舉動提出了質疑。2月5日,“吉利德”公司前后兩次就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申請專利一事做出回應,使得越來越多的公眾開始關注此事,推動了事件相關信息的增長。2月6日,隨著“@澎湃新聞”“@Research_醫藥人-Daniel”等社交媒體大V參與傳播事件相關信息,引發大量網友加入討論,事件傳播信息量于當日達到最高峰。此后,事件熱度逐漸下降。
2月初,“瑞德西韋專利爭議”一事引發大量網民討論,事件主體“吉利德”“武漢病毒所”以及“瑞德西韋”等成為熱門詞匯。而網民在對此事討論時,“搶注”“專利之爭”等詞匯也頻頻出現。其次,吉利德CEO丹尼爾·奧德對針對此事的回應是輿論關注重點,回應涉及“病人第一”“保護專利”等詞也位于熱詞榜前列。此外,部分網民在表達對此事看法的同時,也會提及武漢病毒所此前公布的有效抗新冠病毒的藥物,“雙黃連”等詞匯的熱度也隨之攀升。
從情感分布來看,全網關于“瑞德西韋專利爭議”事件的社會情緒以中性為主,占40.7%,相關言論主要為傳播事件相關信息,以及關注“特效藥”瑞德西韋本身。負面言論占35.8%,主要內容多為對武漢病毒所申請專利行為的“指責”。此外,部分也網友對武漢病毒所此前“推行”雙黃連的目的提出質疑。有關此次事件的正面言論占比23.5%,部分輿論表達了對武漢病毒所的支持,認為其此舉并無不妥。
與媒體不同,網民話題更具主觀性和情緒化。除了傳播該事件基本信息外,20.2%的網民言論對武漢病毒所表示不滿和質疑,認為其應當對搶注專利的行為感到羞愧。對吉利德的回應進行關注討論的網民言論占16%,大部分對吉利德表示了認可和稱贊。而對于武漢病毒所,還有部分網民認為其并無過錯,表示申請用途專利是為法律所認可的,且如果申請成功,將對中國的病人患者更有利,相關言論占比14.4%。還有部分輿論對武漢病毒所推行雙黃連的目的進行了討論,表示“既然早知道瑞德西韋有效還申請了專利,為何還要對外推行雙黃連”,相關疑問和質疑聲占比9.2%。其他言論占比5.1%,主要為討論吉利德公司發展史的相關言論。在“瑞德西韋專利爭議”的相關信息中,媒體主要對事件本身進行報道傳播,占比26.8%。2月5日開始,藥物瑞德西韋的研發公司吉利德就此事進行了多次回應,引起“澎湃新聞”“新浪財經”等多家媒體關注,相關報道占比23.1%。同時,該事件中的“爭議主角”——瑞德西韋也成為媒體報道核心,相關報道占比19.5%,主要側重于對該藥物的研發過程、藥效等方面進行的科普解讀,另外還包括博瑞醫藥成功仿制瑞德西韋的相關信息等。聚焦搶注專利是否侵權的報道占比16.3%,如“光明網”文章《武漢病毒所申請瑞德西韋專利引爭議 聽聽專家怎么說?》、“新京報”文章《武漢病毒所申請專利爭議:能“闖關”成功嗎?》等,就從法律角度出發對“侵權與否”進行了專業的分析評論。另外,目前博瑞醫藥已成功仿制了瑞德西韋,相關仿制藥牽涉的專利問題也引起“經濟觀察報”“新京報”等媒體關注,占比9%;此外,還有相關吉利德、瑞德西韋的辟謠報道,占比5.3%。
瑞德西韋專利爭議尚未落下帷幕,而瑞德西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還在確定之中。面對肆虐的病毒,抗病毒藥物的研發進展牽動公眾神經。而除了本次事件中的瑞德西韋,曾被研究過的抗疫特效藥還有哪些?對于這些抗疫特效藥,輿論反應是怎樣的呢?那些與特效藥相關的藥企又受到了什么影響?接下來本文將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抗疫藥物研發問題一直是輿論討論的重點問題。隨著新冠肺炎防疫工作的深入開展,多種抗疫藥物進入公眾視野,開始受到輿論關注。
1月31日,上海藥物所和武漢病毒所聯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消息傳出后,雙黃連的輿論熱度一直居高不下。1月31日-2月20日期間,雙黃連的網絡聲量達277萬余條,遠高于其他抗疫藥物。“雙黃連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請勿搶購自行服用雙黃連口服液”“雙黃連對新型冠狀病毒不具針對性”“雙黃連被辟謠”等多個社交媒體相關話題的閱讀量均破億,討論量也過萬,體現了輿論對雙黃連的極大關注。在雙黃連的相關話題討論中,多數網民以質疑雙黃連的藥效為主,他們認為雙黃連口服液的成分十分簡單(主要成分為金銀花、黃芩、連翹和蔗糖等),與其他同類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藥物相比并無特別之處,對雙黃連能否抑制新冠肺炎病毒提出質疑。
研發新冠肺炎防治藥物對疫情防控至關重要,也備受輿論關注。從意外走紅的抗艾滋病藥物克力芝、全民哄搶的雙黃連口服液,到受到全球關注的抗疫“神藥”瑞德西韋……公眾心系疫情,每出現一款備選藥品,總能引發輿論熱議。
同時,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也備受關注,網絡討論聲量僅次于雙黃連。1月31日,《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報道了美國華盛頓州衛生局的科學家使用瑞德西韋,治愈美國本土第一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過程。一時間,瑞德西韋被公眾賦予極大希望,成為抗疫藥物中的大熱門。在瑞德西韋的相關話題討論中,除了其研發公司吉利德與武漢病毒所之間的專利爭議受到輿論熱議,其臨床試驗結果和患者使用后的反應,也成為新冠肺炎患者和全社會關注的重點。
克力芝的聲量雖不及具有極大爭議的雙黃連、以及正被資本市場看好的瑞德西韋,但由于其“走紅”于新冠肺炎爆發初期,目前也是抗疫一線醫院使用的主打藥物,輿論討論量也較高,達27.3萬余條。此外,阿比朵爾和磷酸氯喹在近期的臨床效果可觀,被納入了國家衛健委第六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其網絡聲量也較高。
從最早的克力芝到新近的磷酸氯喹,幾乎每一種抗病毒藥物的“官宣”,都會引起輿論的持續關注,而這些抗疫藥的“藥效問題”也成為了輿論關注重點。
大部分輿論對這些抗疫藥物持樂觀態度,認為這些藥物的發現是攻克病毒戰勝疫情的基礎。網民除了對相關科研團隊表示感謝和稱贊外,還對未來的新冠肺炎治療充滿希望。“太好了,希望有效能早日投入大量使用!我們離勝利又近了一步”“特大好消息!利國利民。感恩”“熱搜終于等來了好消息!!!”等言論頻繁出現。除了看好之外,還有部分輿論對于抗疫藥的有效性持保留態度,認為大部分藥物只是經過單個病例研究和體外實驗,并未投入臨床試驗,是否真的對新冠病毒有效還有待商榷。此外,藥物的副作用問題也不可忽視。這些藥物對于新冠肺炎患者是否會產生副作用、藥物副作用對人體影響的大小以及影響時效等問題,都需要臨床經驗來判斷。相較而言,媒體在此類問題的分析中多為客觀中立,呼吁公眾在看待抗疫藥物的研發及臨床使用時應保持理性態度。如《南方周末》針對瑞德西韋就發文表示:“對瑞德西韋有效性不能言之過早。畢竟針對新冠的成功案例僅一例,藥物還未獲得任何國家的上市批準,各項性能指標都需要認真嚴謹的評估。因此,開展臨床三期試驗是很有必要的。”此外,還有部分輿論持較為消極的態度,認為新冠肺炎最終還是要依靠人體自身免疫力自愈,官方公開的抗疫藥只不過是“心理安慰劑”。
除了對藥效問題的關注外,因“武漢病毒所搶注瑞德西韋專利”引起的瑞德西韋專利問題也成為輿論關注焦點之一。部分輿論站在吉利德一邊,認為瑞德西韋是吉列德公司研發的抗病毒藥物,專利理應屬于吉利德,表示武漢病毒所“搶注”專利的行為“讓中國蒙羞”。而對于該種觀點,有部分輿論進行了駁斥,表示武漢病毒所申報的是方法專利,是發現了瑞德西韋可以應用于一種新型病毒的用途,武漢病毒所并沒有錯。同時,他們認為武漢病毒所此次專利申請成功之后,對中國患者或許更有利。如“我國申請的是用途專利,就是別人專利的延伸,目的是強制交叉授權,避免專利持有者攜專利要挾而產生肆意抬價等行為,這是國際上的常規做法”等言論。與網民之間各種觀點交鋒不同,媒體則多從法律角度入手對瑞德西韋涉及的專利問題進行了解釋和分析。對于“武漢病毒所搶注專利”一事,媒體肯定了“武漢病毒所不構成侵權”這一觀點,但在專利申請能否順利通過上存在疑問。因為根據吉利徳目前所披露的信息,其已將瑞德西韋的化合物結構與治療冠狀病毒的用途申請了專利,而該用途專利已經概括了所有抗冠狀病毒的用途。“環球網”在評論文章中認為:“新型冠狀病毒也屬于冠狀病毒的范圍,如果武漢病毒所的這件專利只是將瑞德西韋本來用于抗冠狀病毒的用途進一步具體到抗新型冠狀病毒方面,作用機理相同,這件專利在獲得授權上還有一定難度。”除此之外,“博瑞醫藥仿制瑞德西韋”涉及的專利問題也得到了部分媒體和網民的關注,部分輿論認為瑞德西韋目前還在臨床試驗階段,藥物有效性還未可知,現在談仿制藥的專利問題還為時尚早。另外,還有部分輿論則表示,如果博瑞醫藥的仿制藥要上市銷售,吉利德已經擁有的專利就是橫亙在博瑞醫藥面前的必須要解決的現實問題。“新京報”則在相關文章中表示博瑞醫藥雖然不涉及侵犯專利權,但其仿制行為卻面臨著“藥品無法上市銷售”和“仿制藥質量安全”等風險。
在抗疫特效藥的相關討論中,除了將焦點放在特效藥本身外,特效藥相關企業也備受輿論關注。疫情期間,隨著不斷被公布的“有效”抗新冠病毒特效藥,藥品概念股也隨之大熱,春節過后股市開盤,醫藥股接連大漲,醫藥企業股價變化成為輿論討論的重點。而因醫藥企業股價的增長,部分輿論將關注重點延伸至醫藥企業本身的發展,如“中國網”在《僅占營收2% 雙黃連帶來的遐想能否讓哈藥股份業績止跌?》一文中,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提到“對于醫藥股,我認為要分開來看,如果僅僅是炒雙黃連、口罩這些短期的利好,其實它的業績不具有持續性,比如說疫情控制住后,大家不會再去搶購口罩了,甚至有可能會造成一些企業的積壓存貨。對于抗病毒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也是這個情況,大家對短期的利好往往看得太重,炒得過高,其實也埋下了風險。”其次,因藥物需求、藥品概念股股價等的增長,不少企業紛紛出具公告,對與抗議藥物的關聯情況作出說明,也引發不少輿論關注。
此外,在受特效藥影響企業股價飆升的同時,部分醫藥企業被少數網友質疑。在“雙黃連事件”中,除了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等機構因藥效等問題備受輿論吐槽外,雙黃連主要生產企業哈藥股份也因在大年初二加班生產而遭受輿論波及,部分網友表示:“在全民恐慌的當下,像先知一樣提前加班生產。在人日的帶貨操作下,哈藥狠賺一筆國難智商稅。這背后到底有多少利益輸送實在是令人尋味。疫情當前,消費狂跌,如果侮辱老百姓智商可以拉動內需,我相信一定有人會這么干。”
在傳播“抗疫特效藥”相關信息的博主中,以草根群體最多,占比84%。其次是名人達人群體,作為意見領袖表達自身觀點看法和傳播相關信息,占比14%。政府部門占比0.7%,媒體占比0.4%,主要為抗疫藥物的研究進展通報信息等。
在“抗疫特效藥”的相關討論中,原帖信息占比12.3%,多為媒體和個人大V發布的相關抗議特效藥研究進展;87.7%的網民則通過轉評參與相關話題討論,表達自身觀點看法,進一步擴大話題影響力和傳播效果。
廣東地區作為除了湖北之外疫情最為嚴重的省份,當地網民對該事件關注度最高;其次是北京和上海地區。這些地區作為全國主要的經濟大省,網民數量眾多,疫情對地區的民生生活和區域經濟的破壞程度也更強,故對抗疫特效藥的研發較為關注,地域熱度值較高。
2020年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國蔓延,給國民經濟和居民日常生活帶來諸多影響。一方面,受疫情影響,春節假期延長、人員流動受限、各地延遲復工……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宏觀經濟帶來的短期影響和壓力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另一方面,快速開發有效預防和治療的藥物也成為公眾的迫切需求,“抗疫藥物”隨之成為了社會公共輿論中的一大重要議題。
在這場關乎社會民生的重大議題中,網民成為輿論的主力軍,對“抗疫藥物”的研發和生產予以熱切關注和討論。從抗艾滋病毒的克力芝、屢登熱搜的雙黃連,到瑞德西韋的專利爭議、阿比朵爾的數據質疑,這些抗疫藥物相關話題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眾對于抗疫藥物的有效性、科學性以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擔憂。從整體上看,雖然抗疫藥引起了一定的擔憂,但公眾總體情緒穩定,對抗疫藥物的研發仍持樂觀積極的態度。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展,多家生物醫藥上市公司宣布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藥物研發等。但基于重大傳染性疾病的藥物研發之路比較坎坷,不僅研發耗時長、耗資高,還時常遭遇臨床試驗正進行,而市場需求卻不在的尷尬。因此,與新冠肺炎藥物研制關聯度高的企業,需警惕疫情防控的形勢變化而給自身帶來的庫存危機,切不可盲目擴大生產,打亂正常經營秩序;同時也需警惕增產不增收的潛在風險。此外,當前抗疫藥物仍是公眾關注的重點,醫藥企業切不可在沒有科學數據支撐的情況下,擅自對藥品抗疫的有效性進行斷言,或者夸大藥物功效來博人眼球、吸引流量,盡量避免因此類行為而陷入輿論漩渦,為自身企業形象和口碑帶來不利影響。
湖南識微科技有限公司商情部
2020年2月25日
(聲明:本報告數據主要來源于識微商情系統,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部分圖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謝謝。)
【文章聲明】識微科技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本網站文章發布目的在于分享輿情知識。部分內容僅是發稿人為完善客觀信息整理參考,不代表發稿人的觀點。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網站文章、圖片等存在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并發郵件至zhangming@civiw.com,電話:4008299196,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