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簡介:2月16日,貴州茅臺總工程師王莉入圍2021年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一事引發社會廣泛熱議,入圍的合理性成為輿論風波的中心點。隨著事件熱度的不斷升溫,對于“白酒院士”及社會科研方向的分析和吐槽成為輿論場的主要論調,院士推薦機制及評選標準也成為輿論延續的重要線索。2月18日,在貴州科協的客觀回應下,輿論場理性呼聲漸起,事件熱度也逐步回落。
2月16日,“茅臺總工程師入圍院士候選人”事件的相關消息經“@新浪財經”“@教育有故事”等多位大V傳播擴散,引起部分輿論關注。2月17日上午9時,微信公眾號“貴州茅臺”發文《王莉入圍2021年兩院院士候選人》,文章信息引發輿論熱議,有關國內院士評選標準及相關程序、候選人評選資格等話題成為輿論討論的熱點。同日,“@央廣網”針對此次事件發表評論,表示“推薦致力于研究‘釀酒’技術的研究人員評選院士,很難代表‘科技興國’的戰略方向”,相關信息被轉載至多個媒體平臺,助推事件熱度進一步升溫。2月18日,貴州省科協工作人員、中國工程院有關部門負責人先后通過媒體采訪進行回應,表示茅臺工程師王莉入圍完全依照相關評選辦法和標準,且該候選人尚處于地方科協推薦公示階段,還不是有效候選人。相關回應經部分媒體、大V傳播關注,事件輿情量于18日到達信息最高峰。此后,輿情開始回落。
2021年2月9日—2月21日,全網有關“茅臺工程師入選院士候選人”事件相關信息共94275條,事件信息量主要分布在社交平臺,占比達49.70%。其次為APP和新聞平臺,相關報道占比分別為40.16%和7.21%。
基于社交媒體、微信等社交平臺的信息傳播優勢,加之茅臺集團在微信平臺發文宣布總工程師王莉入圍院士候選人一事,社交平臺成為本次事件輿情發酵的主戰場,其中,“@央廣網”“@新華網”等重要媒體的發文報道被眾多自媒體和網民轉發和討論。如“@央廣網”發文《茅臺女總工入圍院士候選人?當慎之又慎!》等。此外,“中國新聞網”“新京報”“鳳凰新聞”等媒體對事件信息的多平臺傳播,也對推動事件信息在其他平臺擴散起到重要作用。
從情感分布來看,全網關于“茅臺工程師入圍院士候選人”事件輿情的社會情緒以負面為主,占54.2%,其次是中性29.1%,正面言論占比16.7%。此次事件的負面言論以質疑社會科研方向、院士評選機制等為主,茅臺集團作為貴州省納稅大戶,其總工程師入圍院士候選人,容易讓人聯想到錢權交易。部分網民以李愛珍、屠呦呦、顏寧等科學家落選院士為例,表達對國內科研環境的不滿和對茅臺工程師候選人資格的質疑。此外,除部分媒體、大V對事件進展的客觀報道和分析外,有正面及中性輿論表示兩院院士評比并不是網絡投票,只要不因人設崗,符合評比標準及相關規章,無論評選結果如何,都應予以尊重。
綜合網絡輿論來看,除“茅臺”“王莉”等涉事主體備受輿論關注外,入圍合理性是此次事件中的最大爭議點。絕大部分輿論持質疑、否定態度,相關信息圍繞“鬧劇”“荒謬”“白酒院士”等吐槽和批判展開,基于這一立場,要求“資歷公開”、解讀“推薦標準”、強調“科技興國”等也成為輿論熱議話題。同時,也有部分網民通過前例分析,質疑此次評選的標準存在科技之外的影響因素,“屠呦呦”“饒毅”“市場因素”等成為該話題中的核心詞匯。此外,部分輿論從品牌角度出發,分析此次事件對茅臺方的影響,相關信息如“股票”“股價下跌”“酒精限制”等成為熱門詞匯。
在“茅臺總工程師入圍院士候選人”的相關信息中,傳播事件詳情以及跟進官方后續回應成為媒體報道的主要議題,相關新聞分別占比36.5%和29.4%。其次,部分主流媒體將報道重心放在兩院院士的評選機制上,從技術標準、社會意義等角度作出分析,如“央廣網”在《茅臺女總工入圍院士候選人?當慎之又慎!》文中指出釀酒行業本身存在爭議,相關評選更需謹慎;“新華社”在文章《推薦增補院士要專業規范,不能有“小算盤”》中認為院士增選不能摻雜學術以外的復雜利益考量和“小算盤”等,相關新聞占比21.7%。同時,部分媒體跟進中國工程院、貴州科協回應之余,也對王莉個人履歷及取得的學術成就進行了延伸報道,如文章《厲害!這位70后碩士,入圍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貴州日報:“茅臺院士”的參選資格不該被輕慢》等,相關新聞占比7.1%。此外,也有少部分媒體對事件影響及社會科研方向等方面作出報道,茅臺股價變動、堅持“科技興國”、食品科學建設也值得重視等話題是其主要展開方向。
與媒體信息不同,網民言論更顯情緒性。除了對事件及相關回應的關注外,大部分網民觀點以質疑和不滿為主,吐槽兩院院士評選標準、評選方向是其主要展開角度,熱點議題包括“院士評選標準不明確”“王莉資歷不足以支撐其入圍院士”等,同時也有部分網民觀點認為院士評選應該給予科學技術學家更多機會,提倡多關注科技領域成就亦成重點話題。此外,對于本次事件中“白酒院士”入圍的原因和影響,如是否存在科技要素之外的干擾、社會科研方向變化等,也成為網民討論的重點,相關言論多圍繞資本干擾論、價值觀導向論等方面展開。
入圍合理性引爭議
近日,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宣布,推薦茅臺集團總工程師、首席質量官王莉入圍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茅臺”“院士”等關鍵詞本身便具備較高輿情敏感度和新聞價值,它們的同時出現極易在網絡空間形成強大的討論潛力。從近期事件傳播熱度也可以看出,這一消息經過傳播擴散,迅速引爆輿論場,已經成為近段時間輿論討論的熱點。其中,討論王莉入圍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擬推薦名單的合理性成為輿論爭議的焦點。而在這一問題上,輿論觀點呈現一定的二元對立。
對于入圍合理性問題,絕大部分輿論從候選人資格、科研導向性和推薦公平性三大方面提出質疑,成為負面情緒的主要來源。部分輿論在王莉的候選人資格上表示懷疑。他們認為兩院院士一直是“科教興國”的尖端人才和科研人員的最高榮譽,應該頒發給對科技、社會等有重大貢獻的人,并聯系屠呦呦、饒毅、顏寧等科研大佬落選和“煙草院士”一事,表示從事釀酒技術研究的王莉入圍院士候選人與人們預期不符,可能會拉低人們對院士的印象。部分輿論從科研導向性的角度出發,表示兩院院士評選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科技創新的新成就、新方向、新趨勢,并且近年來我國在芯片、高端儀器、種子等領域被國外“卡脖子”的現象屢屢發生。在此背景下,他們認為白酒行業并不能夠代表科技興國的戰略方向,更不可能依靠白酒去反擊國外對我國科技等領域的打壓,“白酒院士”的出現容易引起人們對社會科研方向和院士推薦、評選標準的質疑。此外,還有部分輿論從茅臺集團的絕對市場地位及“貴州納稅大戶”的視角出發,質疑貴州科協推薦王莉為院士候選人的背后是否存在科研因素之外的市場因素,懷疑這次推薦的公平性。
隨著事件發酵,貴州科協回應稱擬推薦人選均符申報資格條件。對茅臺總工入圍院士候選人一事持支持態度的聲音雖然不是主流,但明顯增長,媒體輿論場也開始出現類似聲音。部分輿論從評選的公平公正性出發,認為英雄不論出處,只要王莉入圍的程序沒有問題,就不應該根據個人情緒否定“白酒院士”的出現,并呼吁大家應該理性對待這一問題。也有部分輿論從學術獨立的角度出發,認為評選院士是專家們的事,在王莉尚且還不是院士有效候選人的當下,普通民眾不應該過多干預評選。
網民言論主要來自社交媒體的草根階層(普通+達人),占83.3%,茅臺酒備受消費者追捧且知名度高,因此普通網民對此更為關注。其余言論來自社交媒體的認證用戶群(名人+政府+媒體+企業+團體+網站+校園+其他),總共占16.7%,名人博主在此事件中處于意見領袖,針對次事件發表代表性的觀點和看法,帶動了普通網民對其相關話題的熱議。
在該事件的相關討論中,原帖信息占比13.4%,多為媒體和個人大V傳播該事件的相關進展及表達自身觀點,如質疑院士選拔標準和茅臺院士入圍動機等。86.6%的網民則通過轉評權威博主的博文參與相關話題討論,進一步擴大話題影響力和傳播效果。
對本次事件關注度最高的是廣東地區,其次是北京和上海地區。這三地的經濟發達且對新鮮資訊接收較快。另外,三地的媒介資源豐富和網絡普及程度高,因此對該事件相關話題關注度最高。
2月17日,貴州茅臺官方發布茅臺集團總工程師王莉入圍2021年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引發社會廣泛熱議。綜合輿論場多方觀點來看,此次事件或將對茅臺品牌形象、社會價值導向、茅臺股價三個方面產生一定影響。首先,對于茅臺集團及總工程師王莉吐槽和嘲諷成為民間輿論場的熱門話題,部分信息如“質疑資本干預”“吐槽茅臺總工程師資歷不夠”等均給茅臺的口碑形象帶來不利影響。另外,在社會效益方面,公眾對于院士評選標準的質疑無疑會造成推選機構造成公信力下降,“白酒院士”的入圍也易造成部分輿論對社會未來科研發展方向的誤解。除此之外,茅臺股價在近期也有所變動,其在2月10日到高點(2月11日-17日為股票休市期)。2月18日,茅臺總工程師入圍院士一事進入高爆發期,而茅臺股價在當天報2471.00元/股,跌5%,總市值一天蒸發1633.06億元。結合茅臺當天股價下跌和后續變化情況,部分輿論猜測茅臺院士一事會對茅臺股價帶來短時期內的不穩定波動。
茅臺集團在此事件中暫未做出相關回應,但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工程院先后對此事進行相關回應。其中,貴州省科學技術協回應稱茅臺工程師入選是王莉入選院士候選人是符合標準且評選流程透明,而中國工程院也表示目前只是公示階段,最終結果還未確定。入圍院士是科研機構根據研究人員的科研成果進行推薦,非茅臺集團所能左右,因此茅臺集團保持沉默,交給專業人士、機構來解答和回應是最合適不過。茅臺集團在此事件中避免與輿論正面交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在公關過程中出現的錯漏,如若在回應過程中因細節問題、處置措施等方面把握不好分寸而被帶節奏,勢必會引發新一輪輿情發酵,對于茅臺集團來說是得不償失的。經過官方兩輪回應,輿論對于茅臺總工入選院士一事的質疑雖沒有消失,但該事件的透明度有了大大的提升,事件熱度也開始大幅度的回落。由此可見,企業面對輿情危機時,如果能夠借助政府、行業協會、同行企業等機構的公信力和影響力,為自己發聲或公關,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文章聲明】識微科技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本網站文章發布目的在于分享輿情知識。部分內容僅是發稿人為完善客觀信息整理參考,不代表發稿人的觀點。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網站文章、圖片等存在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并發郵件至zhangming@civiw.com,電話:4008299196,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