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縱觀近年來的企業負面輿情事件,我們能發現“連鎖危機”現象出現得愈發頻繁,這種危機“殺傷力”強、應對難度高,一旦處理不當甚至會動搖企業根基,必須認真加以防范。本文從連鎖危機的概念出發,分解其形成危害和催發原因,并提出系統的防范方法供以參考,幫助企業形成對其的深層認識,進而提高輿情工作水平。
一、連鎖危機的概念
企業連鎖危機指的是當企業被曝出一則負面消息,在“蝴蝶效應”下,企業因這一原輿情事件進一步衍生出的新輿情事件,而遭受到系列的打擊,負面的疊加讓危機變得更加嚴峻。通俗地講便是“沉寂”負面被挖掘,企業過往一些不曾被注意到的負面——如監管處罰、不當營銷、員工管理、高管動向、經營狀況、金融風險等等也被再次提出,并形成新的輿論壓力,繼而加大企業負擔,甚至嚴厲的監管介入及處罰。而這類危機因突發性強、沖擊力大的特點,往往令涉事企業難以接招。
隨著信息網絡的發展,這種現象也變得愈發普遍。星巴克陷落在“驅趕民警事件”的危情之時,便接連受到了“拒收硬幣”“使用過期食材”“漲價”“教育顧客”“喝出蟑螂”等舊聞、新事帶來的連鎖沖擊,致使星巴克長時間被“浸泡”在負面輿情中,品牌形象難以扭轉。此外,知網因“侵權案”“中科院因千萬訂購費停用知網”等事件招致了輿情對其涉壟斷的質疑,市場監管總局在輿情的反饋下,開展了對知網涉壟斷行為的立案調查也是標志的連鎖危機事件之一。同樣的,還有三只松鼠因“瞇瞇眼海報事件”被翻出的“違法使用紅領巾拍攝廣告”,徽州晏因“老板娘遛狗事件”被牽扯出企業稅務質疑等危機事件。
二、連鎖危機的危害
1、更多負面曝出,加重企業打擊
在當前網絡輿論環境下,其具備的快捷性和渲染性特征,讓熱點事件能夠迅速蔓延,加上在負面事件中大眾容易“他者化”企業主體的輿論立場,很容易引發“蝴蝶效應”,致使企業負面在審視中被不斷放大、疊加,更多的負面被曝出或加重。
更多的負面曝出,意味著更大風險的降臨。企業需耗費企業的時間、人力與資源去調查、取證、規劃、回應,這不僅僅會影響企業的公關的及時性、正確性,還可能致使更具殺傷力的沉寂事件被挖出,為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打擊。
2、輿情態勢惡化,加大應對難度
企業連鎖危機中,“破窗效應”尤為明顯,在三只松鼠的“瞇瞇眼海報事件”中,便是從營銷翻車的重點開始,在窗戶打破,輿論發酵后,事件性質被放大檢視了,最后上升至品牌辱華的立場質疑,危機被上升后,公關難度劇增。
不論是放大還是疊加的連鎖危機,都易極化大眾情緒,形成“輿論定罪”,一旦輿情形成決斷,企業的公信力下降,大眾說服難度將劇增,甚至落入塔西佗陷阱。即無論企業如何解釋,大眾都會認為這是謊言、陰謀,不予信任;并且說得越多、做得越多,信任反而喪失得越徹底,這是極其危險的。
3、刻板印象標記,影響企業形象
當企業連鎖危機發生時,長期、大量的負面信息被擴散,在羅森塔爾效應下,負面輿情的影響不斷循環、疊加,甚至成為一種“語境”,因此大眾很容易會對企業和品牌逐漸形成一種標簽化的刻板印象。這種負面的刻板印象,會致使企業形象被妖魔化,讓大眾在往后看待企業時都會產生不良的偏見,而且刻板印象一旦被烙上,洗去的難度極大。
三、連鎖危機的催發原因
1、原生信息不確定性強,謠言易發于大眾
在多數事件中,原生負面剛出現時,信息往往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大眾會處于信息失衡狀態。這種混沌的狀態易讓他們產生不安的感覺,特別是在與其自身“接近性”較高的事件中,比如食品安全、污染排放等,這種不安感會促使其更想知道真相;而網絡時代信息的即時性消減了大眾的耐心,大眾變得更加迫切。這種狀態,為謠言的產生和傳播提供了溫床,從而促進次生輿情發生。
2、輿論環境擴大負面信息能量
在特定情況下,外部輿論環境會對負面信息的能量起到擴大化效果。比如說在現下的輿論環境中,當原生信息涉及到民族情緒、男女對立、寵物保護等因素時,信息引發的輿論情緒更易走向極化。在行業負面高發、政策加嚴、存在典型負面先例等情況下,也會產生同樣效果。
3、消費者對企業刻板印象的形成
當負面輿情爆發時,人們很可能已在心中形成了對事件和企業的第一印象,而這種印象往往不會太好。在輿情的發展中,人們會更關注符合第一印象的事件,即其它同為負面的企業事件,這種“先入為主”的心理定勢讓大眾形成了對企業的刻板印象。
而網絡的“記憶性”和“便捷性”又讓這類事件更容易被檢索到了。在網絡的記憶下,企業大大小小的各類信息被留存在網絡的各個角落,一旦遇到關鍵事件,再小、再少的負面都能被“挖”出來。同時網絡的“便捷性”將門檻降低,企業“沉寂”負面被挖掘的難度大幅下降,不論是專業媒體、個人大V,還是普通網友,他們都能成為連鎖危機觸發的關鍵人物。
4、消費者對企業刻板印象的擴大化
在大眾初步形成對企業的刻板印象后,這類信息在傳播上變得更容易。再加上在后真相時代,情緒先行的特點讓信息傳播中的“負面偏好”變得愈發明顯,引燃情緒即意味著點爆了流量。
因此,自媒體受到流量吸引后,會期待利用這種傳播特性加速傳播,從而加大對其負面事件的挖掘力度,尤其是在自媒體發達的當下,媒介素養良莠不齊,甚至存在編造虛假信息,斷章取義、惡意歪曲信息以賺取惡意流量的情況,這讓大眾對企業形成更大的刻板印象,并形成循環。
四、如何防范連鎖危機?
1、加強監測,抓住“第一時間”
首因效應下,大眾對事件觀點、判斷的形成,極大的取決于他們最初接觸到的消息性質,因此企業需在“第一時間”公布、跟進事件情況,從而避免大眾被負面流量的追逐者和極端誤解者牽引、點燃負面輿論的情況。在蝴蝶扇動翅膀之初就采取行動,這對防范連鎖危機的產生極為關鍵。
抓住“第一時間”的要義,在于保持對輿情的敏感度。企業可以通過建立系統的輿情監測體系,有效掌握企業相關的網絡信息,從而樹立預警機制。例如,企業可以借助識微商情輿情監測工具對全網平臺進行監測(點擊可免費試用),通過識微商情系統自動過濾出與企業相關的輿情動態,實時跟進;當收到系統識別出的負面風險信息告警時,及時研判、處理。爭取短時間內利用信息網絡發布有效信息,樹立權威性,避免延遲發布造成被動局面。
2、精準分析,實現有效回應
連鎖危機的產生,往往是雖原生輿情產生的,因而對原生輿情的應對效果,對次生輿情的產生、發酵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回應之前,企業應對當前輿情態勢作出多維分析,若缺少這一步驟,或可能浪費“最有力度”的首次回應機會的同時引火燒身,激化矛盾,催生不必要的負面輿情。
為了回應的嚴謹性和正確性,需要先行對大眾的態度進行了解,結合輿情大數據,分析他們的主要關注點和訴求,以研判出回應重點所在——對癥下藥,有效把控輿論方向,抑制負面風險擴大。其次,對于大眾的質疑點和迷茫點,也應給予關注,先行切斷謠言的可乘之機,最大程度地壓縮其形成的空間,防止次生輿情的產生。
3、防微杜漸,警惕負面質變
連鎖危機的爆發并不是毫無預兆的,有時原生輿情只是為其提供了一個“火山口”,堅持日常的輿情工作——防微杜漸才是企業最堅實的戰略布防。
日常一些“不動聲色”的微小負面言論,在時間的積累及引爆點的觸發下,也會發生強烈的質變。因此,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樹立輿情意識,掘棄“亡羊補牢”的落后思維,主動在日常工作中通過網絡言論排查自身所存在的輿情隱患,從根本上消解輿情危機的火苗,不要放任“小輿情”滾成“大危機”。
4、加強形象建設,建立大眾信任
當負面出現時,一個強有力的企業正面形象能有效延緩其輿情惡化。大眾對企業的良好認知會發揮正向的“暈輪效應”,在潛意識中形成一定的信任感,會對其的事件判斷形成有效影響,增強其信息的抵抗能力,不至于在極短的時間內倒向負面陣營,為企業應對贏得更多的時間和基礎。而一個缺乏正面形象的企業,在連鎖危機發生時就如兵來山倒,對負面輿情的攻擊毫無抵抗能力。
因此,企業可加強正面自身形象的打造,從大眾溝通、社會責任、公益活動等多方面進行經營、維護,建立大眾信任感,為危機防范奠定有效的群眾基礎。
5、關注行業KOL,維護公關關系
除企業自身對形象的建設與維護外,借助行業KOL的力量也同樣重要。
企業可通過搜集自身行業相關的媒介資料并進行分析,及時把握媒體動向,建立行業重點KOL名單,并進行長期穩定的關系維護。在形成良好的公關關系網絡后,企業可在優質、重點內容的分發中,向其尋求協助,擴大正面宣發的聲量。同樣,在負面應對中,行業KOL發聲能起到為企業“背書”、增強說服力的效果。
6、防范未然,制定應對預案
為了防范于未然,企業可以提前制定系統的負面輿情應對預案,預案的防備可對實際工作的高效率及低出錯率提供幫助。
一旦輿情監測部門發現負面輿情,并形成爆發性風險研判之時,便可依據預案啟動程序。具體地從人員結構、組織流程、匯報層級、匯報內容、會商方式、發布回應等環節明確分工,形成有效聯動、上通下達,確保應對工作的有序進行。
掃一掃免費領取3G企業危機應對案例資料
回復“入群”拉你加入5000+人行業分析、輿情危機交流群
【文章聲明】識微科技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本網站文章發布目的在于分享輿情知識。部分內容僅是發稿人為完善客觀信息整理參考,不代表發稿人的觀點。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網站文章、圖片等存在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并發郵件至zhangming@civiw.com,電話:4008299196,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