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地:楊莊小學)
“二人又將其褲子脫掉,用教室里的笤帚把對趙某某的下體進行亂打亂戳,致其下體受傷……”這是1月15日,寧縣教育局公布的有關甘肅八歲女孩被傷事件調查通報中的內容。據通報所說,這些惡劣行為的執行者是一年級學生,一名7歲,一名6歲,受傷者趙某某8歲。由此大波軒然。
是校園暴力么?暴力之低齡讓人悚然。但事情似乎并不如此,隨著媒體深入了解,受害者本人及家屬言明,是班主任因“口紅被偷”唆使同學使用暴力。而班主任與校方則表示,兩名學生對受害女童的毆打源于“橡皮擦被偷”。
究竟是學生之間的“校園欺凌”還是老師的“故意教唆”?這恐怕是輿論聚焦的最中心。
一、事件回顧
二、輿情概況
2.1 平臺分布
從1月13日至1月21日,全網有關“甘肅八歲女孩被傷事件”的輿情總量共504913條。其中,相關輿情主要集中在社交平臺,輿情量占總量的97.91%。其次為APP和新聞平臺。
2.2 輿情走勢
1月13日21:42,網友“@天山雄鷹ZH”發博文曝出“甘肅女孩被傷”事件相關情況,引發輿論關注。次日,“@頭條新聞”、“@錢江晚報”等媒體大V發布相關博文,成為整個輿情發展的主要推動力,1月15日,“寧縣公安局”在微信平臺作出最新回應,被“中國新聞網”、“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轉載,輿情量于10時達到最高峰。此外,“北京青年報”、“鳳凰網”等媒體對此次事件也進行了及時報道和跟評。1月17日,事件輿情熱度逐漸下降。
2.3 傳播節點
1月13日21:42,“社交媒體”用戶“@天山雄鷹ZH”發博文爆出“甘肅女孩被傷”事件相關情況,網友紛紛轉載,引發輿論關注。次日,以“新京報”、“北京青年報”為首的多家媒體對此次事件進行了調查采訪與報道,相關輿情持續傳播擴散。1月15日,“寧縣教育”在微信平臺做出回應,當日被“人民日報”、“中國新聞網”等媒體進行轉載,事件輿情全面爆發。1月21日,當地政務賬號“慶陽發布”在微信及社交媒體平臺發布《關于寧縣小學生被傷事件的情況通報》,公示了慶陽市人民政府針對此次事件做出的最新回應,引發了“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媒體的后續報道及跟評。
三、輿論聚焦
甘肅慶陽八歲女童被打下體出血,與事件基本情況相關的詞匯在媒體報道和網民討論中成為重點。此外,被打原因“一元錢”、“橡皮”以及網傳的“口紅”均上榜。此次事件雙方不一致的說法也引起網友的“懷疑”和對誰在“撒謊”的猜測與討論,并表達出希望警方進行“調查”給予女孩一個“公道”的訴求。
3.1 “口紅論”or“橡皮論”
一面是受傷者及其家屬的證言,班主任因懷疑其偷口紅而指使同學對其進行毆打;一面是班主任的澄清和教體局的正式通報,受傷者偷同學橡皮而受到同學毆打。究竟偷的是“口紅”還是“橡皮”,隨著事態的發展,網友們逐漸分為兩個陣營。
總的來說,支持“口紅論”在輿論中占據了主導。不論緣起何由,施暴者已然確鑿,但由于施暴者的年齡與手段不合常理,網友們堅信是“有人授意”,授意者絕對是“老師”。而官方最后將事件歸因于“橡皮”,涉事老師只字未提,“口紅呢?那女老師有什么來頭,讓你們為她(開)脫?”等類似言論更甚囂塵上,并陸續引發對教師職業、對體制權力的懷疑和質問。
支持“橡皮論”聲量較小,但在眾多情緒化的討伐聲中,似乎更具理性。對于“不相信六七歲小孩能獨自做出這種事”、“背后必定有人唆使”、“口紅老師后臺硬”等判斷,部分網友表示出異議:“現在孩子成熟度超出你想象!這類事網讓(上)又不是沒報過!”弱者之詞不一定全真,強者之言也非定偽,都應拿出證據,網友對媒體也發出請求:“請還原事實真相,別每天一個版本。”
本次事件從發生到曝光、熱議,足足一月有余,官方通報延時太久,媒體呈現兩個截然不同的“事實”,二者對于事件最具爭議的部分并未加以解釋,難以服眾。在涉事雙方各執一詞的情況下,相關政府在塔西佗陷阱里走不出來,網民負面情緒全面爆發。
3.2 未成年犯罪的“隱私保護”和“低齡傾向”
此前的少年殺母、少年錘傷父母等事件的處置方式,已經讓網民對未成年人犯罪者該不該被曝光及14歲的擔責年齡界限是否合理進行了討論。在此次事件中,這類問題再次成為輿論的焦點。有網民表示:“女孩的心理創傷誰來彌補,她才這么小,美好的未來就這樣被毀了,犯錯的人從始至終不露面,他們大可躲起來重新開始生活!憑什么,未成年保護法保護的難道是施暴者?該降低刑責年齡了。”
刑責年齡是否合理,該不該被降低,需要相關部門和專家研討商議之后才能有準確的結論,單獨的案例并不能成為改變法制的理由。或許曝光受害者家庭情況或個人遭遇的目的是為引起大眾的同情心,以及便于大眾更好的了解情況,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受害者無論是從法理還是在情理上,都應當被給予隱私保護,以避免他們受到額外的心理傷害。
不論如何,未成年人參與了此事,如果是被唆使,對于老師應該立案偵查,施暴者要給予教導與訓誡;但,如果真相是純粹的校園暴力又當如何?低齡至此,教育部門當擔責,家庭與社會更應深思。
3.3 特殊事件中的網友“云斷案”
在一些特殊事件中,碎片化和不完整的信息總是讓反應先行于真相出現,網絡站隊、群體極化也隨之產生,每次一個事件在經歷反轉之后,先前的輿論討伐總會銷聲匿跡,最終只會留下一地雞毛。1月15日,“社交媒體”用戶“@江寧婆婆”發表博文對網友質疑其洗白老師進行了解釋,呼吁大家理智等待官方結果,并在博文中表示:“這件事,目前只是一個初步調查結果,后面會不會發現新的情況,誰也不好說。我一再給大家強調,不要云斷案不要當網上福爾摩斯,你最起碼先聽聽實際去調查過的人的說法。”
“網絡斷案”、“網絡法官”每次在事后都會遭受網民指責和反思,此次也不例外。但其實際上是公眾在信息不完全、事實不明朗情況下,進行意見表達的一種方式。表達觀點并無不妥,但在情緒化和群體化的推動下,卻極易變為“多數人的暴政”。
3.4 含糊不清的官方通告
14日“北京青年報”采訪受害女童及家屬,“口紅論”開始傳播。而在15日寧縣教育局公布的官方通告里,卻只字未提輿論存疑的“口紅老師”,有網友稱:“這個通報可以預定2019年反面通告了,模棱兩可又不解釋最有爭議的部分,才導致這么多流言”。持續關注此次事件的“社交媒體”大V用戶“@江寧婆婆”也在社交媒體多次發聲質疑官方為何不公開事實,致使猜測謠言亂飛,“明明已經調查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事情,就是能憋住一聲不吭,白瞎了基層的辛苦調查工作,更讓受害人和無辜的人至今不得清白安寧,說他們尸位素餐都是抬舉了。”
2016年,我國中央部門針對輿情處理就發布過兩個重要文件,要求對涉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要快速反應、及時發聲,最遲應在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其他政務輿情應在48小時內予以回應,并根據工作進展情況,持續發布權威信息。但顯然,此次寧縣和慶陽的當地政府并未恰當應對,合理處理,甚至最終的通告發布,有著是被輿論催促下被迫發布的嫌疑,至少從事后的輿論反應來看,當地政府的公信力已然受到了嚴重影響。
四、社會情感
全網關于“甘肅八歲女孩被傷事件”的負面情緒呈壓倒性態勢,占比高達91.7%。除對女孩傷情表示心疼、悲傷之外,更多的是對作惡者的憤怒,對事情模糊不清的不滿,以及對老師、校方等涉事主體回應、通報的質疑和憤慨。此外,占比5.5%的中性情緒多來自媒體對事件的客觀報道,也有少量正面情緒對受傷女孩表達出積極的鼓勵與關心。
五、關注人群
5.1 人群構成
對本次事件關注量最大的是普通民眾。事件發生在2018年12月,于2019年1月曝光在大眾面前,便是源自普通民眾的爆料。事件性質之惡劣,涉及“教師師德”、“校園欺凌”等敏感話題,極易引發普通民眾的關注。其次,達人與名人作為網絡空間的意見領袖,其發聲將事件的影響進一步擴大,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普通民眾對本事件的看法。
5.2 發文習慣
在本次事件中,原帖占比4.5%,其內容主要為傳播事件發展情況、涉事主體言論等關鍵性信息。評論占比34.8%,網民對此事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為受害者鳴不平,要求政府與媒體“不要掩蓋真相”。60.7%的言論為轉帖,網民對事件信息及他人評論進行轉發,從而讓事件影響進一步擴大。
5.3 地域分布
作為事發省份,甘肅地區網民對于此事關注度無疑最高。北京作為政治文化中心且經濟發達,該地網民對熱點事件的神經則更為敏感,也更愿意發聲,同理的還有上海。而事發地慶陽位于甘肅南部,與其地緣相近的南部鄰省陜西、四川地區網民關注度隨之增高。
湖南識微科技有限公司商情部
2019年1月23日
(聲明:本報告數據主要來源于識微商情系統,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部分圖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謝謝。)
【文章聲明】識微科技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本網站文章發布目的在于分享輿情知識。部分內容僅是發稿人為完善客觀信息整理參考,不代表發稿人的觀點。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網站文章、圖片等存在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并發郵件至zhangming@civiw.com,電話:4008299196,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相關內容。